東南網8月15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通訊員 陳震) 種出1千克黃花梨,會產生多少碳排放?13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向建寧縣福勝果業有限公司頒發全國首張黃花梨產品碳足跡證書。證書標明,每千克黃花梨產品碳足跡數值為“0.57千克二氧化碳當量”。
農產品碳足跡,指的是農產品在原料獲取、生產制造等各個生命周期中,直接或間接釋放出的溫室氣體總和。
作為“中國黃花梨之鄉”,建寧縣梨樹種植面積超10萬畝,年產值超4億元。今年來,建寧縣政府委托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聯合相關機構開展建寧梨產業綠色低碳體系創建,通過搭建綠色低碳果園評價體系、開展綠色種植技術評價及產品碳足跡核算,創新提出“建體系+評技術+算碳賬”模式。
項目組選取當地龍頭企業——建寧縣福勝果業有限公司作為評價對象,按照國際通用的生命周期評價方法,采用“從搖籃到大門”——也就是從生產資料準備到農業生產過程的系統邊界,科學核算黃花梨溫室氣體排放量。
結果顯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每千克黃花梨中原物料獲取階段溫室氣體排放量為0.54千克二氧化碳當量,制造階段溫室氣體排放量為0.03千克二氧化碳當量。兩者相加,為0.57千克。
核算黃花梨產品碳足跡有何意義?
“這項工作有助于精準定位高排放熱點,驅動果園采用綠色技術降低碳足跡。”建寧縣福勝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國說,此次碳足跡核算識別出兩大關鍵排放源——有機肥生產環節占比44.81%,包裝材料生產環節占比32.55%。摸清底細后,便可有的放矢制定減排措施。
此外,“低碳”已成為繼“綠色”“有機”后許多農產品追尋的新名片。來自權威機構的背書,有助于增強消費者對農產品安全與品質的信任,推動建寧梨實現品牌溢價,提升市場競爭力,突破國際貿易壁壘,拓展海外市場。
據悉,除了完成黃花梨碳足跡核算,項目組還制定了全國首個縣級《綠色低碳果園評價體系》,完成6家代表性果園評價并針對性提出優化方案,為全縣果園低碳改造提供精準路徑。同時,認證了“山地梨園早結豐產棚架栽培技術”與“中老齡梨樹提質增產技術”兩項綠色技術,并推動技術成果上線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
“作為國家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及福建省梨產業核心產區,建寧縣近年來積極探索特色農業低碳發展路徑。”建寧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寶介紹,下一步,建寧將持續深化“評價體系—技術應用—碳足跡管理”三位一體機制,擴大綠色技術覆蓋果園比例,探索“碳匯果園”認證,推動梨產業從“減排”向“負碳”升級。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電商助農聯盟成立暨“福農優品·我在家鄉等你來”網絡直播活動啟動2025-08-14
- 20位主播“鮮”聲奪人 單日賣空90噸建寧黃桃2025-07-24
- 建寧縣:稻種第一縣發力“云端”2025-07-21
- 全省鄉村建設業務培訓班在建寧舉辦2025-07-11
- 建寧:“聽證會+監督團”破題生態修復難2025-05-21
- 建寧桃梨有了“數字身份證”2025-05-16
- “文化+生態”帶火山城建寧游2025-05-07
- 建寧縣:“三支筆”畫出鄉村新圖景2025-04-21
- 滬明合作,建寧稻種銷海外2025-02-25
- 建寧縣人民法院獲評“全國模范法院”2025-01-14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果樹下種出"雪蓮菇",掛職干部帶出致富路2025-08-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