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記者18日獲悉,連江小滄畬族鄉東風村205畝靈芝豐收。

    記者在東風村野生紫靈芝示范基地看到,肥厚的靈芝宛如一把把油亮的“小傘”,錯落有致地生長在林間。工人們手持籃筐,動作嫻熟地采收著成熟的靈芝。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紫靈芝素有“仙草”之稱,對空氣濕度以及自然氣候要求較高。東風村平均氣溫18.9℃,無霜期長達300多天,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紫靈芝的落地生長提供了便利。

    “靈芝長到碗口大小、表面出現孢子時就是最佳采收期,成熟的孢子容易脫落,必須立刻采摘以保證靈芝的藥效、品相。”東風村畬山水靈芝種植園負責人雷興水說。東風村選用福州市農科所結合當地野生靈芝培育的靈芝菌棒進行天然種植,具有產量穩、口感好、品相佳等優點,深受市場青睞。

    今年,示范基地將種植面積擴大到205畝,栽種菌棒約3.5萬棒,預計可采收干靈芝3000多公斤,產值近100萬元。采收的靈芝有的銷往福州各中醫藥館,有的加工成靈芝切片、靈芝茶、靈芝白茶等產品,不斷延伸靈芝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在連江縣畬山水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生產車間里,工人有條不紊地進行切片、切粒、炒制、烘焙等靈芝產品加工工序。經過精心加工,一罐罐包裝精美的靈芝茶、靈芝白茶整齊陳列,等待走向市場。

    “我們打造了‘畬山水·小滄紫靈芝’品牌,目前已開發靈芝切片、紫芝白茶、紫芝金花六堡茶等產品,除了與靈芝龍頭企業定向合作外,還積極對接海連江區域公共品牌、電商、酒店、供銷社等線上線下平臺,進一步拓寬產品銷售渠道。”東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雷順忠說,合作社將以傳統畬藥技藝為靈感繼續研發系列新品,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

    為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合作社日常雇傭40多名村民負責紫靈芝的種植管護。眼下,合作社正在建設育種場,預計10月投入使用,將進一步完善集育種、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帶動更多村民種植紫靈芝。

    近年來,小滄畬族鄉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因地制宜培育靈芝等特色產業,創新“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村民致富、村集體增收。隨著東風村靈芝產業的發展壯大,周邊村也將相繼加入靈芝種植行列,共同打造林下經濟產業鏈,共享發展紅利,共促鄉村振興。

    又訊 16日12時,為期三個半月的休漁期結束,連江一艘艘漁船揚帆起航,開始新一輪耕海征程。經過幾天辛勤勞作,首批出海的漁民滿載而歸。

    連江:陸海交響曲奏響豐收樂章

    18日,在黃岐國家中心漁港碼頭,漁船剛停穩,漁民們顧不上休息,立馬卸貨。他們通過人工接力的方式,將新鮮的漁獲送上活水運輸車,即刻發往連江、馬尾等地的海鮮批發市場。“和往年比,這次的漁獲不僅數量多了,品質也更好,為我們今年的大豐收開了個好頭。”漁民林克明說。漁民韋友幫也告訴記者,今年收獲的螃蟹比往年多。這次出海作業,他們帶回來花蟹、三眼蟹、青蟹等3萬多斤蟹類,等漁船卸完貨就準備繼續出海捕撈。漁民們表示,開漁后,漁船在海上實行編組作業,8至10條船一組,其中一條為大馬力運輸船,俗稱“趕鮮船”,每天負責把組內其他漁船捕撈上來的漁獲集中起來運回岸邊。據悉,第一批歸來的是張網和籠壺作業類型漁獲,接下來桁桿拖蝦、刺網、敷網、燈光圍網等作業類型漁獲將大量上岸,屆時海鮮市場供應量將翻幾番。(記者 顏瀾萍 通訊員 連融媒)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西班牙野火過火面積超34.3萬公頃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栗坡县| 依安县| 志丹县| 沧州市| 通海县| 峨边| 南平市| 从江县| 临城县| 辽源市| 全南县| 冷水江市| 离岛区| 西青区| 桃园市| 百色市| 松原市| 陵水| 安新县| 牙克石市| 祁东县| 广安市| 东台市| 博兴县| 九江市| 枝江市| 专栏| 德安县| 镇雄县| 依兰县| 噶尔县| 察哈| 甘孜县| 江都市| 黄浦区| 元阳县| 凤台县| 汾阳市| 阿克| 美姑县| 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