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16日報道(福建日報見習記者 莊紫怡 通訊員 徐爾文 付哲文)12日,在建寧縣里心鎮千畝桃梨園,農技人員與果農手持手機,穿梭林間。在這里,手機成了果農手中的“新農具”。
“果子的成長檔案全在這手機里。”農技員姜愛蓮指尖輕點,將剪枝時間、灌溉方式、有機肥使用等農事細節精準錄入福建省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并行系統。待果實成熟,專屬二維碼將成為每顆桃梨的“數字身份證”,貼在果箱上送往全國各地。
去年以來,里心鎮政府攜手種植大戶啟動“溯源工程”,借助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織就一張數字化管理網。果園施肥、打藥、采摘的全程數據得以留痕,種植環境、農事操作、質檢報告等信息一目了然,每顆果實都擁有自己的“成長日記”。
“有了‘一品一碼’,我們的桃梨肯定好賣。”種植大戶王德金說,消費者只需掃碼,桃梨的“前世今生”便盡在眼前。看得見的品質保障,不僅讓消費者吃得安心,更架起了果農與市場的信任橋梁。
目前,里心鎮果園的600余條生產數據已同步更新至溯源系統,尚未成熟的桃梨,已吸引眾多收購商和買家預訂。
里心鎮的實踐,是建寧縣全域智慧果園建設的縮影。去年以來,建寧縣錨定“一園一碼、一戶一證”目標,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參與、果農受益的模式,將成功經驗推廣至全縣。專業科技團隊帶來了智能傳感器、無人機巡檢等設備,實現了環境監測、病蟲害預警的自動化;農產品快檢設備、農產品抽檢車定量抽樣檢測,動態跟蹤農藥殘留量;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整合全縣果園數據,為科學管理提供精準依據。
“目前,全縣9個鄉鎮均設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心,并配備了鄉鎮農安監管員與村級協管員。216家桃梨生產主體入駐溯源系統,去年累計賦碼出證4395批次。”建寧縣農業農村局質檢站站長樂訓權介紹,“一品一碼”筑牢了桃梨的品質防線,提高了競爭力。
去年,建寧縣“一梨兩桃”種植面積達13萬畝,總產量17.4萬噸,總產值19.62億元。特色水果產業已成為當地綠色富民支柱產業之一,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責任編輯:趙睿
- “文化+生態”帶火山城建寧游2025-05-07
- 建寧縣:“三支筆”畫出鄉村新圖景2025-04-21
- 滬明合作,建寧稻種銷海外2025-02-25
- 建寧縣人民法院獲評“全國模范法院”2025-01-14
- 建寧:紅色基因,在綠水青山間賡續2024-12-25
- 建寧:科學植保 安全高效2024-11-11
- 農行福建三明建寧支行開展“萌娃畫消保 童心暢未來”金融宣傳教育活動2024-09-10
- 建寧油茶產業探尋發展“金鑰匙”2024-06-17
- 奮力跑出“加速度”,筑就糧食安全“壓艙石”——工程公司福建省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建寧直屬庫項目攻堅紀實2023-09-26
- 建寧縣濉溪鎮楓元村:早制稻種 喜獲豐收2023-07-25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小盆栽大產業 “多肉經濟”激活老區發展新動2025-05-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