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交會現場,市民辦理數字人民幣業務。記者 池遠 攝
22日,海交會現場,兩岸金融投資合作推介區熱鬧非凡,兩岸客商穿梭于各大銀行的推介區,詳細咨詢對臺貿易、數字化支付、普惠金融等便利化產品。金融服務,不再只是冰冷的數字,而是跨越海峽的暖心連接。
“中國銀行這款‘兩岸一家親’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可以現場領、馬上用,不僅支付方便,還能領取消費紅包。”在中國銀行推介區,工作人員為臺胞講解專屬金融產品。這個硬錢包的設計,特別串聯了福建和臺灣的標志性建筑,象征兩岸融合發展的美好愿景。據介紹,自去年1月全國首款“臺胞專屬”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在福州發布以來,已有不少臺胞體驗“刷”出的便利生活。
在福建海峽銀行推介區,扎著利落的丸子頭、身穿制服的臺青洪阡嫚,一邊耐心講解銀行為臺胞臺企定制的金融產品,一邊發放宣傳資料。“臺胞為臺胞服務,講的是親切的鄉音,解的是最實在的需求。”她笑著說。
作為福建海峽銀行的一名對臺客戶經理,洪阡嫚的工作內容豐富而具體:從幫助臺胞開立賬戶、申請貸款,到引導他們了解政務代辦流程、對接創業資源。“我們設在全市57家網點的‘臺灣青年綜合服務驛站’,提供146項貼心服務,讓臺胞在榕安居樂業更安心。”
在線上,該行的臺灣青年綜合服務平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整合了福州市的惠臺政策和服務資源,實現政策智能問答和服務導辦。平臺自去年8月推出以來,已為超3000名臺青提供服務,交易金額超6.8億元。
另一側的廈門銀行展臺,展出了一張“通往未來”的邀請函——“臺灣高校青年實習計劃”。從2013年與臺灣輔仁大學合作,設立臺灣高校首個大陸金融行業實習基地,這項計劃逐年壯大。2024年,臺灣地區合作院校數量創下新高,共有34所高校的105名臺灣學生到廈門銀行實習,深入了解大陸金融環境,拓寬就業視野。截至目前,該計劃已吸引719名臺灣青年參與,成為大陸單一企業發起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臺灣高校青年實習計劃”。
一張卡、一筆賬、一項計劃……在今年的海交會上,一項項有溫度的金融服務,為臺胞來閩就業、創業、生活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獲得感。(記者 唐蔚嬙)
責任編輯:趙睿
- 海交會現場擷影 看融合發展新精彩2025-05-23
- 雙向奔赴,共筑第一家園——從海交會看兩岸社會融合發展2025-05-23
- 臺企聚閩覓新機 海交會上勾勒兩岸融合新圖景2025-05-22
- 第二十七屆海交會今日閉幕 “好物天團”別錯過2025-05-22
- 海交會上“雙向奔赴”架起連心橋2025-05-21
-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交會上“大團圓”2025-05-21
- 擁抱新技術 澎湃新動能2025-05-21
- “新”潮澎湃海交會2025-05-21
- 金源泉養生鍋、健康飲水機兩大產品亮相“海交會”2025-05-20
- 逛海交會覽八方特色2025-05-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代表邱昭豪:深耕鳳梨產業2025-05-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