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廈門市重點產業緊缺崗位目錄》發布。
東南網7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文 沈威/圖 通訊員 陳媛)翻滾、奔跑、倒立、作揖、招手……穿著可愛的小獅子衣服,踩著萌萌的小碎步,看,廈門的一群機器狗帶來了精彩的“舞獅”秀!
昨天上午,2025廈門人才服務月正式啟動,海內外院士專家、市內外重點企業、重點研發機構以及名校博士生等代表約200余人到場參與。廈門向全球英才發出邀約,一道在新時代特區熱土上創造美好未來。
大咖云集 把舞臺交給人才
“廈門人才服務月”步入第六個年頭,今年的啟動儀式以展示“人才+AI”創新創業成果為主線,把舞臺交給人才,展現廈門“硬科技”和“軟環境”。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關存太,圍繞“腦機接口的進展及醫學應用研究”主題,現場作成果分享。目前,關存太院士正與人才企業狄耐克開展合作,推動非侵入式腦機互聯可穿戴設備產品在廈落地。
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院長龔啟勇來到現場,解密更多“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他說,正是因為廈門良好的人才生態和科技創新氛圍,讓更多頂尖專家愿意帶著技術加盟廈門。
來自巴西、埃及、印度尼西亞、埃塞俄比亞的5名外籍醫生登臺演繹,以親身經歷展示“心苗計劃”成效。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發起的“心苗計劃”已與6國知名醫療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吸引亞、美、非等大洲的26名青年醫師來廈研修。
精彩展示 科技含量滿滿
啟動儀式上,9只機器狗帶來了精彩的“舞獅”秀嗨翻全場,引來陣陣歡呼。它們時而奔跑,時而跳躍,既能像小狗一樣作揖、招手,還能像獅子一樣搖頭擺尾,甚至翻滾、倒立……
這是由廈門工學院與華為等企業共建的人工智能產業學院師生團隊自主設計、自主編程的節目,在開源軟件基礎上賦予機器狗更豐富的動作和功能,展現了校企聯合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成效。“我們團隊大概有10個人,今天上場的9只機器狗有兩種不同的型號,我們對機器狗代碼進行了二次編程開發,編寫出這樣一套動作。這個項目練習了大概有一個月。”表演結束后,該團隊成員之一、廈門工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大四學生張曉旭興奮地說。
此外,大博醫療實驗室彭海韻圍繞“小耗材·大世界”主題作展示;華僑大學外籍留學生現場體驗美圖“AI+視覺藝術”技術;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的“機甲少年”,登臺展示自主研制的機器人……科技含量滿滿,創新成果豐碩。
重磅發布“AI產業人才8條”來了
廈門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聚焦加速布局落子人工智能、未來網絡、前沿戰略材料、氫能與儲能、基因與生物技術、深海空天開發等未來產業,依靠人才“第一資源”,推動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
現場,廈門重磅發布“AI產業人才8條”,助推廈門在人工智能新賽道的全球競逐中,進一步搶占產業發展和人才集聚的制高點。“AI產業人才8條”圍繞人才引進、培育、評價和使用等方面,強化對產業人才的全面支撐。如,支持專家牽頭組建“人工智能創新聯合體”,圍繞核心算法、AI芯片、垂類大模型、智能體等開展協同攻關;創新人才引進形式,設置人工智能特聘崗位“定向引才”,校企聯合“雙跨雙聘”攬才;開辟人工智能“以賽引才”綠色通道,支持獲獎項目和團隊來廈落地等。
科技成果轉化,是創新鏈到產業鏈的“關鍵一躍”。現場還配套推出“AI+人才十大應用場景”,涵蓋政策咨詢、政策兌現,以及住房、醫療、教育、出入境等生活場景,通過“揭榜掛帥”形式,推動最新人工智能技術與廈門人才服務場景精準匹配,有效提升人才服務體驗。
精準適配 推出143類急需緊缺崗位
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為了精準引進適配廈門“4+4+6”現代化產業體系領域的緊缺人才,現場,《2025年度廈門市重點產業緊缺崗位目錄》也正式發布。
首批推出143類急需緊缺崗位,其中,稀缺指數五星崗位26個、四星崗位48個、三星崗位69個。同時,廈門還在“國際化人才招聘專窗”同步上線126家企業、1281個崗位、2897人需求,正式啟動新一輪人才招聘。
現場還發布了“臺灣人才服務平臺”等載體,著力打造匯集人才政策、政務服務辦理等“一站式”掌上服務載體。廈門向陽潔宇醫療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壽彥軒,廈門航空客艙部臺鷺班長、乘務長陳于萱等臺灣青年現場分享留廈體會,向臺灣青年發出來廈邀約。
當前,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170萬,國際化人才超6萬人,連續四年入選“中國最佳引才城市”。2025廈門人才服務月期間,全市將開展“1+10+N”系列活動。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今起三天廈門有明顯降水 氣溫逐日回落2025-07-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