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最近在福建福州舉辦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一系列數字新技術新產品引人注目,一并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新亮點、新突破的數據也同樣醒目。如今,我國數字化發展成效有目共睹,可以說,從產業升級到生活點滴,數字已經縈繞在我們身邊。今年是我國推進數字中國建設10周年,那么這10年來,數字中國建設進展怎樣,如何用數字塑造生產生活的新形態?

    前不久,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5.6萬平方米的體驗現場,一系列最新的人工智能、5G通信、具身智能等數字技術云集于此。

    當一回復興號“司機”模擬駕駛時速350公里動車組列車,看一看AI書法機器人揮毫潑墨……走進位于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的峰會現場體驗區,一大批數字新技術新產品扎堆亮相,吸引觀眾駐足圍觀。作為數字前沿技術創新展示應用平臺,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不僅激發了創新熱潮,也讓舉辦地福州獲得了數字經濟發展的紅利。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 郭寧寧:八屆數字峰會的舉辦給福建福州的發展帶來了全方位、深層次積極影響,全面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許多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紛紛布局福州,數字產業項目持續落地,福州落地了900多個數字項目,總投資超過7700億元,帶動福州數字經濟規模從首屆峰會,2018年2800億元躍升到2024年7900億元。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峰會上這樣的創新技術展示是近年來中國加快以前沿技術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是數字中國建設提出10周年,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首次提出推進數字中國建設。那時候,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5G、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和重要引擎,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是順應信息時代潮流、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必然要求。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賀銓:數字中國實際上是一個比較廣的概念,底座是數字基礎設施,上邊的支撐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數字文化、數字生態,相當于全社會的數字化轉型。

    10年間,數字中國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中國數字經濟實現了飛躍式增長,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015年的18.6萬億元有望躍升至2025年的超60萬億元,占GDP比重從27%攀升至45%以上,移動支付年交易規模突破600萬億元,互聯網用戶規模從6.88億增至11.2億。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10年間,數字中國建設能實現這樣的跨越式發展,其背后是數字基礎設施這樣的“數字底座”的跨越式發展。10年來,我國打造了全球領先的光纖網絡和移動通信網絡。截至2024年底,我國5G基站總數425.1萬個。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賀銓:這10年移動基站數增長了27倍,占全球5G基站數的60%,每個用戶每月的數據流量大概這10年漲了24倍。這10年來,寬帶100兆用戶的比例到了95%,是10年前的20倍,中國寬帶的下載速率,這么多年了也提升了將近20倍,國際上的測速公司測我們國家的寬帶下載速率,去年年底是261兆(每秒),全世界平均水平是99.9兆(每秒),中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10年來,我國通過“算力大通道”計劃實現東部至西部算力協同調度。截至2024年底,我國智能算力規模占比超30%。數據成為新型的重要生產要素。2023年國家數據局掛牌成立,全國已有20余個省市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工作。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國家數據局綜合司司長 王旭東:國家數據局堅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這條主線,著力將我國海量數據優勢轉化為國家競爭新優勢,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工程,打通數據流通使用的堵點難點,充分挖掘數據要素潛能。2024年數據生產量達41.06澤字節,同比增長25%,八大樞紐節點地區各類新增算力占全國新增算力的60%以上。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最大優勢,在于“數乘萬物”。10年來,數字中國建設的另一項重要成果就是使得數字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從傳統產業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數據正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福州長樂是我國最大的花邊產業集群地之一,年產能近100萬噸,約占全國的70%。近年來,紡織業數字化變革在這里風起云涌,這個傳統產業煥發了新的生機。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花邊是一種紡織品,常用于服裝和家居用品的裝飾點綴。肖衛民是長樂一家生產花邊的老牌龍頭企業信息部負責人,見證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全過程。他告訴記者,過去企業從生產到檢測都高度依賴人力操作。傳統人力操作易受疲勞、技能差異等因素影響,導致生產效率和質量發生波動。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近年隨著化纖國際市場價格競爭加劇,再加上市場對于滿足個性化消費與綠色化需求不斷提升,企業一度跟不上市場發展的步伐,改造勢在必行。于是,企業通過引入自動落筒、視覺檢測、自動包裝、智能倉儲等設備系統,實現規范化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還通過“數字大腦”實現了生產、銷售、財務數據的實時分析,改進生產工藝,有效降低了成本。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建成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覆蓋超過80%的制造業行業大類,卓越級智能工廠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8.4%,生產效率平均提升22.3%。數實融合進一步提速,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賀銓:數字經濟更大的效益是服務于實體經濟,通過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生產質量,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優化供應鏈,更好面向市場和用戶服務等等方面,實際上會產生更大的貢獻,現在數字化已經融入了經濟社會的全鏈條。

    數字中國建設10年間,除了使數字深度融入經濟全鏈條,推動產業提質增效,數字也實實在在融入了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數字生活服務變得觸手可及。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65歲的陳昌英是重慶觀音橋街道渝北社區居民,這兩天她有件煩心事,她的一雙心愛的鞋子壞了,但一時找不到就近的地方去修。她想起了手機上的App“渝快辦”,打開后,她沿著“15分鐘生活地圖”,找到了修鞋的地方。

    日常生活中,像是修拉鏈、修鞋、配鑰匙的手藝人,往往以流動攤位出現,看似不起眼,用時卻很難找,一些常見的地圖APP也無法全部覆蓋這些攤位。

    陳昌英用的App是重慶打造的“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的數字化生活服務產品。目的是在居民步行15分鐘可達范圍內,依托數據歸集,實現信息共享,便利居民日常生活。在這樣一個數字化生活圈里信息的通達,不僅讓“小修小補”越來越方便,民生事務辦理也越來越快。最近,社區居民歐東昇想創業,開一家咖啡館。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創業需要什么資料、辦理哪些手續,常常困擾著像歐東昇一樣的創業新人。現在他通過“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線上應用,就能很快地查找到辦理營業執照流程和所需材料,提交申請1天后就拿到了營業執照。

    數字中國建設的10年間,從數字文旅、科技生活到數字治理,數字化生活已逐步成為中國社會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2024年以來各地推出的“高效辦成一件事”累計辦理5100萬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迭代升級;互聯網醫院數量超3300家,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市和縣區。如今,隨著6G、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數字中國建設將繼續為生產生活增添強勁動力。

    央視《焦點訪談》關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數字中國建設的10年,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基礎設施持續夯實的10年。相關制度體系在不斷完善,體制機制也在加速構建。數字經濟動能持續增強,數字政府效能不斷提升,數字社會建設全面展開。站在新的起點上,面對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我們要持續推動數字技術與各領域的深度融合,讓數字經濟持續煥發活力,讓數字中國建設成果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巴西微生物學家獲2025年世界糧食獎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左旗| 云阳县| 宜川县| 新平| 高唐县| 揭西县| 陕西省| 英山县| 浠水县| 鄯善县| 麻江县| 莒南县| 鸡西市| 玉林市| 大悟县| 志丹县| 库车县| 印江| 台安县| 中牟县| 金秀| 沐川县| 化隆| 天柱县| 胶州市| 永嘉县| 荥经县| 来凤县| 策勒县| 永定县| 雅江县| 临桂县| 荔波县| 正宁县| 轮台县| 伊金霍洛旗| 于田县| 涟源市| 黄冈市| 大同市|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