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福建省人社廳出臺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新標準后,永安市人社局于7月30日完成了首批就業困難人員擬認定名單的公示,共有9名符合條件人員被確定為就業幫扶對象,將得到精準幫扶。
永安市人社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將通過“三級分類”方式精準幫扶就業困難人員。一類幫扶:根據就業需求,提供培訓、見習、創業指導等個性化服務;二類幫扶:指定專人對接跟蹤,幫助解決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三類幫扶:采取“一人一策”方式,對符合條件的對象進行兜底援助并安置公益性崗位。
永安市燕北街道江濱社區居民王大姐是被認定的首批就業困難人員之一。她今年42歲,家庭經濟拮據,丈夫身體不好,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全家經濟重擔主要落在她一人身上。之前,她每天圍著孩子轉,想出門找工作卻苦于沒有時間和機會。
今年5月,鑒于其家庭特殊情況,在首批就業困難人員名單審核、評估、認定過程中,永安市人社局和社區工作人員就積極鼓勵王大姐提前報名參加了燕北街道江濱社區“零工驛站”舉辦的相關技能培訓。此次被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后,她還有機會享受到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靈活就業人員意外傷害保險補助、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幫扶措施。
對王大姐開展培訓的社區“零工驛站”,是當地近年來著力打造的“零工市場”平臺的組成部分,自去年11月以來共建立了6個。“零工市場”平臺集線上、線下與社區驛站于一體,幫助困難群體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與創業,自去年5月正式運營以來,已累計注冊會員13372人,300余家企業入駐平臺,開展零工交易2788單次,開展技能培訓18期660余人次。
作為平臺的末梢與基礎連接點,“零工驛站”不斷拓展零工服務覆蓋領域,打造“共富工坊”,架起了困難群體與用工企業之間的橋梁。今年6月10日,江濱社區“零工驛站”和五四社區“零工驛站”攜手永安市宇泰雨具公司,成立了“巧媳婦”手工作坊。作坊采用“理論+演示+實操”的培訓方式,由企業技術骨干親自授課,手把手傳授學員縫制傘布、制作蝴蝶結和折疊購物袋等技能。包括王大姐在內的就業困難人員及其他失業、低收入人員400余人,參加了為期15天的專業培訓,實現了從零基礎到熟練工的蛻變。
“一開始我還有些猶豫,畢竟我從來沒做過這樣的工作。但看到人社部門、社區人員和企業師傅們這么熱情,我就決定試試看。”王大姐回憶說,“師傅們特別耐心,從最基礎的針法開始教,一點點地指導我們。遇到不會的地方,他們還會反復示范,直到我們學會為止。”
數據顯示,“巧媳婦”手工作坊成立至今,400余名學員累計完成了2500單次雨傘半成品縫制、5.2萬余件折疊購物袋和6500單次蝴蝶結制作。王大姐笑著說:“現在我能做出質量合格的產品,每個月能掙到2000多元,這對我的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我們希望通過‘零工驛站’打造一個‘15分鐘就業服務圈’,讓就業困難人員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機會,實現增收。”永安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計劃將“零工驛站”延伸至產業園區和社區末梢,依托“巧媳婦”手工作坊,以產品初加工為“小切口”,撬動公共就業服務“大民生”,通過“培訓+就業”一體化服務閉環模式,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為困難群體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黃中泉 朱捷)
責任編輯:趙睿
- 小城何以扛起東南抗戰文化旗幟2025-07-14
- 第七屆中國福建(永安)石墨烯創新創業大賽開賽2025-07-07
- 永安安砂鎮推出親子文旅線路2025-06-30
- 來永安,赴一場森林之約2025-06-13
- 永安:千年古鎮的“煥新”密碼2025-05-15
- 永安槐南鎮“全牛宴+” 加出鄉村振興新活力2025-03-17
- 永安:小小林間草,織起億元產業鏈2025-02-26
- 永安優品推介周活動在京啟動2025-02-17
- “福見永安 山區狀元”北京(福建)會客廳·永安優品推介周活動在京啟動2025-02-16
- 閩臺鄭成功精神專家座談會在永安舉行2025-02-14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果樹下種出"雪蓮菇",掛職干部帶出致富路2025-08-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