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寧德新聞
    分享

    獨木搏浪六百年

    獨木搏浪六百年

    獨木沖浪技藝傳承者團隊在洪口水域展示技藝

    東南網8月12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莊然 通訊員 楊慈監 彭楚楚 文/圖)夏日清晨,寧德霍童溪,水面浮著層冷藍。

    謝在軍赤腳踏上青苔斑駁的碼頭,把6米長的松木推入水中,竹篙往岸邊石墩一點,人已立在起伏的原木上。身后20余個身影次第入水,竹篙擊水聲驚飛白鷺——這是洪口鄉獨木沖浪非遺協會雷打不動的早課。

    浪里刻痕

    謝在軍腳下的水道,曾叫“古瀛洲”。在2021年申報省級非遺傳承人的關鍵材料中,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寧德縣志》記載:“尹三公者,瀛洲人也,善踏木行水,霍童溪九曲三十瀨如履平地,鄉人神之。”多項資料為獨木沖浪技藝起源于明洪武年間提供了歷史錨點。

    600年前的景象在村里老人記憶里復活。73歲的謝道生接受采訪時,正倚著移民新村的窗框,“我們剛會跑步就學扎馬步,10歲必會‘跳仝仝’(當地方言:單木漂流)”。

    記者看著搬遷前的老照片,當地四面環石,無土可耕,木屋修在崖壁上,平地吊腳樓門口就是河。種地行不通,當地人當“水手”謀生。暗礁密布的“刀背石”段,近百年吞噬了13名運木工。

    商船帶來繁華。“鹽船從政和來,茶箱自松溪下,白花花的大米堆成山!”謝道生口中的盛景,曾是閩東北水上咽喉。屏南的杉木、古田的陶器在此換裝大船,經三都澳直抵江浙。滿載商品的大船泊于莒洲險灘,暗礁如狼牙截斷水路。如何通過?精壯水夫肩扛貨箱躍上原木,竹篙左點右撐,碎浪穿礁如履薄冰。百斤貨物化整為零運送至下游再次裝船,獨木續寫閩東水運命脈。

    訓練場上,“00后”謝邦銘正練習“丁字馬步”。水流漫過腳踝時,他膝彎微沉如蓄力弓弦——這是先民用命換來的平衡術。

    師父謝在軍如今已是獨木沖浪項目的省級非遺傳承人,他從庫房里捧出一根磨得發亮的竹篙,“1984年冰心先生題‘驚水瀛洲’,寫的就是我二姑”。篙身刻著三道凹痕——代表穿越最險三處暗礁的生死關。

    訓練場水波不驚。謝邦銘等年輕隊員撐著原木如履平地,謝在軍卻緊蹙眉頭,“像在游泳池跳舞,他們要學會沖浪還需時日,靜水和動水難度差得不是一點”。

    根據現代測量,原生態訓練場基本在60米/分鐘以上流速,有7處以上暗礁、3米以上落差。而現在的訓練表演水域,流速不足15米/分鐘。

    謝道生笑著對記者說:“過去沖浪是搏命,現在的娃兒是擺造型。”他手里那份水域圖,標紅星的“閻王鼻”礁石群,如今沉在百米深的水庫底——那里曾是謝道生祖父救回3根金絲楠木的地方。

    日頭爬上東際山時,隊員們扛著原木上岸。木身新添的刮痕疊著深褐色舊痕,像600年的刻度。謝在軍用草繩系緊松動的篙頭,突然對徒弟說:“明天帶你去看樣東西。”

    那是最后一段原生態的激流。

    靜水迷途

    2006年,洪口鄉移民新村,夜雨敲窗。彼時,謝在軍用筷子蘸酒在桌上畫圈,“這是閻王鼻,這是刀背石……”水珠沿著圈痕暈開,像沉沒的暗礁在滲血。

    15歲就敢闖“三十瀨瀨”的硬漢,此刻對著規劃圖陷入沉思,“水庫把浪頭磨平了,娃娃們練的都是花架子。現在表演要等洪口電站放水造浪”。

    謝邦銘的抖音置頂視頻獲贊過千:鏡頭掠過青翠山谷,少年白衣勝雪立于原木上,配文“輕舟已過萬重山”。而訓練場監控拍下的真實畫面卻是——靜水困境實錄:

    08:32 第四次嘗試單木旋轉,落水。

    11:17 避讓游艇尾浪失衡,竹篙脫手。

    15:40 左膝瘀青敷冰袋休息。

    “爺爺能在沸騰水里煮餃子(當地形容激流),我還在學平水煎蛋(當地形容靜水)。”謝邦銘給記者看相冊:20世紀黑白照里,祖父腳踩原木扛70多斤糧袋;2023年他的表演照,腰間卻系著橙黃救生浮標,戴著安全帽。

    天然30°湍流角被標準化為15°緩坡,丁字馬步實戰技法被改良成安全版“舞蹈步”……謝在軍把協會牌匾擦了又擦,木縫里嵌著2006年古瀛洲沉沒前,他冒險拆下的半片船板。

    深夜的霍童溪泛起冷光。謝邦銘偷偷解開系在浮橋的原木,竹篙猛刺暗流。“咚”的一聲悶響,木段撞上水底殘礁劇烈搖晃。岸上傳來師父的吼聲在峽谷回蕩:“不要命了!”

    那截殘礁,是刀背石僅存的脊梁。

    破浪新生

    在蕉城區文旅局,謝在軍將那沓《水上訓練基地建設規劃》緩緩推向對面,紙張邊緣微卷,指痕隱約可見——那是他第三次修改方案后留下的痕跡。陽光透過窗欞,在紙頁上投下細密的光斑,跳躍著,如同霍童溪水面泛起的粼粼波光。

    “從洪口移民到七都之后,祖輩賴以生存的水域沒了,但祖輩相傳的本領不能沒……”謝在軍的聲音低沉而堅定,雙手無意識地摩挲著方案上標注的水域示意圖,仿佛觸摸著那段消逝的過往,“傳承不能斷在我們這代人手里,需要實實在在的投入”。

    場地改造15萬元、基礎設備20萬元、安全防護12萬元……這份總預算控制在100萬元的方案,是謝在軍與協會成員精打細算、反復推敲的成果。目標明確:在貴村村現有水域安全改造,購置必需器材,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壓縮非必要開支,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支撐他這份決心與精算的,不只是責任,更有對未來的洞察。寧德市新近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中,“創新文旅消費場景”“聚焦新業態新熱點”的表述,讓他看到了獨木沖浪作為文旅IP的潛力和機遇。

    潛力正在顯現。正值暑期,游客擠爆觀景臺,謝邦銘在抖音直播里一場打賞破千,謝在軍滿是欣慰。

    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申報材料上,謝在軍用紅筆圈出關鍵批注,區別于貴州“獨竹漂”三大特質:唯一以激流避險為核心的非遺技藝,現存高危性傳統體育活態樣本,從生產工具到文旅IP的轉型典范。

    “如果通過,批文這幾個月就到!”文旅專家指著申報書上的“驚水瀛洲”題詞,“冰心先生的這句贊語,就是你們沖過國字號門檻的浪頭!”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市鼓樓區五鳳街道組織開展“薪火杯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洛阳市| 翁牛特旗| 嵩明县| 宁阳县| 越西县| 丰原市| 科技| 怀宁县| 繁峙县| 金坛市| 屏边| 乐安县| 陇西县| 卓尼县| 吉林省| 玉溪市| 汨罗市| 海伦市| 宜兰县| 军事| 崇州市| 双流县| 辉县市| 抚远县| 宁蒗| 即墨市| 阳泉市| 英山县| 个旧市| 衡山县| 昌黎县| 延川县| 富锦市| 京山县| 长寿区| 都江堰市| 仲巴县| 东兰县| 芜湖市| 永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