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古雷半島,處處活躍著產業煥新的蓬勃脈動。
月初,總投資150億元的綠色甲醇項目正式簽約落戶古雷,依托古雷優質的海上風電資源和正大集團豐富的生物質資源,政企雙方攜手打造“綠色能源+綠色化工”產業鏈,生產綠色甲醇及綠色可持續航空燃料等產品,為實現大規模綠電消納提供新的技術路徑。
19日,福海創公司CCR中心控制室儀表控制系統順利搬遷交接,覆蓋全廠設備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管理體系成功構建,標志著企業在智能化升級的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
20日,古雷石化公司MPS系統成功驗收并投用,通過可視化技術與智能監控手段,對邊際效益、產品收入及成本等核心經營指標進行動態監測與分級預警,為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生產操作、持續降本增效提供數據支撐。
月底,已入選國家外經貿提質增效重點示范項目的古雷石化公司丁二烯炔烴選擇性加氫項目將迎來中交,“問題副產物”經由技術創新轉化為“高價值原料”,在降低儲運風險的同時,可為下游高端裝置提供“理想食糧”……
新成員精準招引,在建項目滾動推進,投產企業突破創新,產業版圖日漸豐盈,共同勾勒出了這座形如巨艦的半島,向“綠”逐“新”、踏浪前行、奮楫潮頭的生動圖景。
“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支柱性產業,全球化工行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雙碳’目標倒逼轉型升級,國際市場競爭持續加劇。”古雷開發區主要領導認為,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是關乎石化基地長遠競爭力的“必答題”,更是古雷必須堅定不移走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百億級重大項目加速落地
千億級產業集群持續壯大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國家、省、市源源不斷給予古雷強力支持。系列幫扶政策精準落地,專題協調重要問題,專班跟進突破瓶頸,今年5月,省政府專門出臺“二十條措施”支持古雷打造世界一流高端智慧綠色石化基地,為巨艦遠航廓清航道、再添動力。
政策東風與時代浪潮在此交匯,古雷開發區感恩奮進、揚帆爭先,今年以來,以深化拓展“三爭”行動為抓手,聚力“四個一批”項目攻堅,持續壯大產業根基:新開工龍翔恒宇丁辛醇等3個項目,新投產奇美PC等5個項目,新簽約貝歐億高性能聚烯烴彈性體及配套項目等15個項目,合計總投資超640億元;同時,加速推進重點項目建設,3個省級、22個市級重點項目投資分別超序時進度9.8個、14.5個百分點,特別是2個超百億在建重大項目進展順利,總投資711億元的古雷煉化二期項目陸域海域施工有序推進,總投資448億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從土建階段全面進入安裝高峰期,為今年7月中沙兩國建交35周年獻禮。
截至目前,古雷石化基地已落地年產能煉油1600萬噸、乙烯380萬噸、芳烴360萬噸,已有投產項目20個、在建項目17個、簽約項目14個,總投資超3038億元,預計達產年產值近3600億元,形成芳烴—纖維、烯烴—塑料和綠色產業鏈的“2+1”產業布局,進入百億級重大項目加速落地、千億級產業集群持續壯大的發展新階段。
傳統石化產業向高端化、
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古雷之“新”,不僅在于拔地而起的化工裝置日新月異,更有著從產業結構到發展方式由內而外的基因重塑。以原料多元化、能源綠色化、產業一體化為路徑,古雷開發區凝心聚力繪制傳統石化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嶄新畫卷——
堅持創新驅動。整合校企資源和科研力量,古雷開發區投入13.56億元啟動化工與生物醫藥、綠氫等三個中試基地建設,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聚焦“2+1”產業布局,瞄準科技前沿領域,對接中海油、中石化、正大集團等知名央企外企和吉林大學、福州大學等高等院校,推動生成中海油海上風電、PCR塑料原料精制等8個項目,并開展“三根絲”、生物基和循環化工產業布局等研究工作,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提速零碳園區申報建設工作,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核能供熱等,努力探索實現綠電直供比例達到90%,單位能耗碳排放大幅優于行業水平的發展路徑。
深化改革開放。對照省里的20項支持措施,市政府配套制定具體的《行動方案》《任務表》和《項目表》,提出71項工作任務、41個支撐項目,為古雷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政策、資金、要素支持;扎實推進國資國企、市管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等38項重點任務,出臺《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進一步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實施辦法》,實現全區涉企254項審批事項一站式集中辦理,助力中石化重點項目——南化苯胺—橡膠助劑產業鏈項目拿地即開工,福建中沙石化公司僅用半天便注冊完成;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海絲”核心區建設,推動以古雷石化基地為核心區,創建中沙(福建)產業合作區,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奠定基礎。
注重協作聯動。統籌區域協同發展,積極構建“五大樞紐”,加快推進漳汕高鐵、港城大道延伸段等城際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用好漳浦—古雷協同發展機制,提速打造漳州市域副中心城市進程;加強與環東山灣各縣區產業銜接,依托古雷石化基地原料資源,為周邊縣區招引紡織、染整、光伏、新能源汽車材料等下游企業。今年2月,古雷開發區管委會與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簽署共同推進環東山灣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個直線距離約10公里的千億級產業集群強強聯合,通過核電“運氣”為古雷“添綠”,開啟跨領域合作新篇章。8月,古雷開發區管委會與廈門市海滄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廈門石油交易中心古雷分中心,推動實現“原油進口—煉化加工—成品交易”全鏈條整合。
在“十四五”與“十五五”交匯的歷史節點,古雷開發區堅持融入發展大局,蓄勢謀遠擘畫未來,對漳州市食品、建材等“9+5”優勢產業和福建省鞋服、汽車等支柱產業進行深度研究,分別以100公里(輻射潮州、廈門、泉州)、300公里為半徑(輻射大亞灣),制定不同的招商策略,開展精準招商;加快漳州市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編制,繪制滌綸、錦綸、氨綸“三根絲”產業實施路線圖,奮力打通從“一滴油”到“一匹布”產業鏈條。
園區內,項目全速推進與產業轉型升級齊頭并行;園區外,區域協同發展與國際合作深化交相輝映。從八閩大地到更遠省區,從海峽兩岸到波斯灣畔,古雷的發展步履隨著時代機遇不斷延展。這艘被寄予厚望的石化巨艦正加速蝶變煥新,以改革創新、開放協作的姿態破浪前行,駛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廣闊藍海,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貢獻更多力量。(牟洋 盧冠瓊)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古雷:1280萬尾蝦苗入海2022-09-14
- 漳州:古雷公共管廊全線通過驗收2021-11-22
- 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一期項目用海獲國務院批復2021-07-08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多個小區柴火間竟成“充電站”2025-08-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