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向上的力量——晉江經濟開發區的持續“進階”之路

    俯瞰晉江經濟開發區。 陳巧玲 攝

    開發區,中國改革開放經濟奇跡的特殊見證。

    打開晉江地圖,晉江經濟開發區下屬的14個專業園區以五里園為中心,在晉江66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呈點狀分布。

    泉州,乃至全省,晉江經濟開發區很“搶位”。在全省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中,晉江經濟開發區連續8年居省級開發區首位,在去年全國省級開發區百強排名中列第九名,先后摘取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五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數十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面積從2000年的9.84平方公里,到如今的90.34平方公里;從最初的一個產業園,到現在的14個產業園,在“晉江經驗”的發源地,不斷擴容的經濟開發區帶來了什么?“管委會+公司”模式又有何獨特之處?未來如何廓清方向,繼續踩準時代節拍?這些問題吸引著福建日報采訪組來到這里。

    攥指成拳,釋放集聚效應

    從晉江市區出發,沿著世紀大道一路向南,20分鐘車程即到達晉江經濟開發區五里園。

    走進園區,一座座標準廠房鱗次櫛比,安踏、恒安、利郎、盼盼、信泰、華宇、361度等知名企業林立其間,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也帶動了鞋服、紡織、食品等園區主導產業集鏈集群發展。

    這樣的局面是蠟筆小新休閑食品集團董事長鄭育煥此前沒有想到的。

    蠟筆小新是晉江首個登陸資本市場的食品企業,也是2000年第一批入駐開發區的企業之一。“當時這里還叫晉江五里科技工業園區,就是黃土坡,周邊還是農村,搬進來的企業只有五六家。”鄭育煥說。

    曾經,晉江依靠“三閑”起步、“三來一補”過渡,走出了一條“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鄉村工業化路子。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遍地開花的村鎮工業園面臨著“廠房老舊、用地低效、管理粗放”等痛點。

    退村入園,成了當時政府鼓勵的方向,也成了不少企業的艱難抉擇。當時在羅山街道缺塘村搞企業的鄭育煥面臨廠房被拆遷的風險,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在五里科技工業園區買了50畝地,建廠、創牌。

    從曾經的黃土坡起步,如今的晉江經濟開發區發展到共有14個專業園區,占地面積90.34平方公里,入駐企業5800多家,其中規上企業1038家,上市及上市后備企業53家。伴隨開發區發展,蠟筆小新不僅購買的50畝地全用完,還在四川、安徽等地投資建廠,成為休閑食品行業的知名品牌和領軍企業。

    當然,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2000年成立時,晉江經濟開發區只有9.84平方公里,其中,五里園只有兩個片區,面積不到如今的一半。在2009年和2011年,開發區啟動兩輪拓展規劃,逐步由綜合型園區向特色化、專業化園區轉變。但彼時,晉江跟全國許多地方一樣,存在各類開發區數量過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復建設、基礎設施不完善、生產生活服務配套不全、運維管理不科學等問題。

    一份在2017年出臺的文件讓晉江經濟開發區邁出了擴區的關鍵一步。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原則上每縣(市、區)開發區不超過一家。

    改革勢在必行。2021年,晉江市委連續三次召開專題會議專項布置推進開發區的“全市一區”體制機制改革。“就是下定決心抓出一個未來、抓出一個趨勢、抓出一個園區的高質量發展。”

    攥指成拳,集約發展成為破局的方向——

    全市一盤棋。2021年11月,晉江市委、市政府將14個產業園統一納入晉江經濟開發區管轄范圍,實行“全市一區+若干專業產業園”發展模式。開發區實行規劃建設、資金投入、經營運作、招商引資、服務配套“五統一”,由管委會一體謀劃合理調整產業布局,一體規劃園區道路、水電氣配套設施,統籌配套市域產教聯合體、教育、醫療、體育等設施,形成了資源統籌、管理統一、聯動發展的新格局。

    專業化分工。所謂一區就是晉江經濟開發區,若干專業產業園則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泉州綜合保稅區、全市科創中心的三創園、健康食品類產業集聚的食品產業園、染整類產業集聚的安東園、服飾類產業集聚的英林園、主打紡織新材料的金井園與時尚服飾織造園以及現代物流園、省級包裝印刷基地等14個專業園區,以龍頭帶動形成產業集聚,打破晉江面臨產業園區“多、小、散、雜”的發展困局,帶動產業鏈不斷完善、創新、突圍。

    “全市一區”整合,釋放出“1+1”遠大于2的效應。數據顯示,2022年,晉江經濟開發區規上工業總產值超2000億元,用全市約7.8%的土地,創造了超四分之一(28%)的工業產值。2024年,開發區規上工業總產值超3222億元,貢獻了全市將近50%的工業產值,構筑起“優勢產業+高新產業培育+科技創新支撐+開放經濟試驗”的現代園區矩陣。

    “以優化開發區管理體制為‘破題之鑰’,晉江加快從粗放擴張向節約集約利用轉變,從注重產業體量向注重產業質量轉變,重塑產業空間布局。”晉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許國鑫表示,以園區大整合促進管理高效化,推動產業集聚化發展,這種“既專精又聯動”的格局,正是縣域經濟突破同質化競爭的關鍵。

    各得其所,實現“各美其美”

    左右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工作圈就是生活圈。

    走進位于晉江經濟開發區五里園的永佳智能裝備產業園,現代化的標準廠房、科技化的生產場景、多元化的園區生態,打造起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產業社區。

    在未改造前,這里曾是典型的“低效率、低產出、低貢獻”的工業用地。改造后,園區的土地容積率從0.63提升到2.97,畝均稅收也由0元躍升至超100萬元。

    園區內,鵬太機械公司租賃了37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在總經理王啟超看來,園區完善的配套設施、優質的內外部環境,是吸引公司入駐的重要原因。“園區里有食堂,有健身房,有圖書館,還有街道、商店、餐飲,非常便利,省了企業很多配套設施的資金,也讓我們有一種家的感覺。”

    這里是晉園發展集團首個“自建自營”標準廠房項目,項目按照“政府引導+國企投建+自主運營”的模式進行開發建設。這背后是晉江經濟開發區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重要突破口,優化“管委會+公司”管理模式,尋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之間完美結合的探索。

    管運分離,成為這一模式的重要思路。

    2022年,晉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出資成立晉園發展集團。開發區科學界定管委會和集團權責事項:管委會聚焦發展規劃、產業布局、營商環境等戰略引領與資源配置職能,將園區建設、運營、投融資等可市場化職能漸次委托(剝離)給集團。

    晉園發展集團成立后專注于做強產業促進、產業服務、載體運營、新興產業培育等平臺功能,先后投建33個涉及產業服務、產城融合、產業綜合體、標準廠房等經營性項目,推動永佳、英林等多個產業園運營,并承建152個基礎設施配套項目;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三創園為載體開展科創孵化服務,依托產業園拓展保稅物流、供應鏈、新能源等服務,搭建智慧管理平臺;與前海基金等國內頭部基金建立常態化合作,參與設立8只基金,總規模超百億元,著力打造“園區+基金+產業項目”生態系統。截至2024年末,集團總資產規模達到268億元,營收超11億元。

    “‘晉江經驗’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處理好發展市場經濟與建設新型服務型政府之間的關系。”晉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尤國輝說,“管委會+公司”模式,有效厘清了政府服務功能邊界,不斷放大“政府+市場”共治效益。園區資金、資產、資源加快盤活,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政府、市場、企業各安其位、各得其所,才能各美其美。”鳳竹紡織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助理廖智華對記者說,“做企業,最怕的就是被各種生產經營外的雜務所牽絆。在開發區,有了管委會和晉園的助力,企業只需要專注生產與經營,這推動了企業做大做強。”

    讓企業心無旁騖做實業,在晉江經濟開發區成為一種追求。

    當初蠟筆小新入駐的五里科技工業園區地處靈源、安海、永和3個鎮(街道)的交界處。在開發區內,像這樣的跨鎮域產業園一共有5個。面對開發區內安全生產監管、生態環境保護、土地管理及“兩違”整治、勞動保障事務、房地產項目建設等與企業關系密切、區地關系復雜、社會關注度高的領域,晉江有自己的破題之道。

    據介紹,通過科學測算“管理服務半徑”,晉江市委將園區劃分為單鎮域園區、跨鎮域園區,明確跨鎮域園區由管委會牽頭管理,單鎮域園區由鎮街屬地管理,同時建立“財稅屬地化+增長激勵”“經濟指標單列管理、雙重考核”制度,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

    知勢謀勢,不斷跑贏趨勢

    開發區的發展,始終要回答三個問題——項目從哪里來?增量在哪里找?發展向何處去?

    錨定主導產業,重塑發展優勢——

    在安東園,記者走進晉江乃至周邊地區紡織染整產業的“鳳凰巢”——綠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業園。園區實行生產集聚發展、污染統一治理,吸引向興、華宇、鳳竹、海天、佳福等紡織染整行業龍頭企業入駐。工業園由管委會規劃,由晉園發展集團投資建設標準化廠房和配套環保設施,由紡織龍頭企業向興集團管理運營。

    “以園聚鏈、以鏈集群,堅持一園區一主導產業,這是一種發展思路創新。”晉江市染整行業協會會長、向興集團董事長黃再興告訴記者。

    晉江的傳統優勢產業是鞋服、紡織、食品等。開發區錨定傳統產業,精準實施“強鏈延鏈補鏈”工程,通過“智改數轉”、綠色升級,加速產業提質增效,全力構建以時尚鞋服、紡織新材、健康食品等為主導的支柱產業集群,先后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15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6家、省級龍頭企業31家,規上企業數字化率達80%以上。

    布局新興產業,搶占新賽道——

    在位于東石鎮的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晉江區域,睿斯科項目廠房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員認真調試設備參數,各式各樣的腫瘤先進粒子治療設備零件正在生產。

    睿斯科腫瘤先進粒子治療設備研發生產基地及總部項目是打造“中國核醫學谷”的首個啟動項目。“造一臺硼中子俘獲治癌裝置跟造飛機差不多,硬件、軟件非常復雜。”睿斯科CEO黃華介紹,睿斯科是蘭州大學團隊與晉江合力推動落地的成果轉化項目,“未來每年交付量將達到10臺左右,預計年產值約30億元,年納稅額1億元,將大幅提升該領域高端醫療裝備的國產化水平”。

    著眼新質生產力,布局新興產業。開發區全力布局發展集成電路、生命健康、核技術應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產業為支撐的新興產業集群。先后落地集聚集成電路產業鏈項目53個,總投資超千億元,引進睿斯科、醫用同位素、正大制藥醫療器械等項目。

    產業發展要立足當前,更要著眼未來。

    甫到晉江,睿斯科的落腳地在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晉江市三創園。這里是開發區里最小的產業園,0.53平方公里的面積卻有著福建“中關村”之稱,由晉園發展集團下屬項目子公司晉江市三創園公司運營。

    陳世偉2019年來到三創園,創立了凍干水果品牌“有零有食”。這家在三創園孵化的企業,實現從傳統喜糖到網紅健康食品的賽道轉換。陳世偉說,當時企業招不到人才,科技沒辦法突破,就想來這里尋求正規化的發展。“這里有人幫你做企業的正規化管理,有人幫你申請補助和專利,還可以和高校平臺聯合進行科研攻關。”

    對園內的在孵企業來說,“師父就在家門口”,而且“醫生也在家門口”。目前,三創園累計引進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中心、華為工業互聯網云孵化中心、香港理工大學晉江研究院等13家科創平臺,形成“人才+基金+賽事+孵化+專業運營”閉環服務生態。“目前,平臺與企業聯合實施產學研項目超千項,成為企業外部的創新‘發動機’‘增速器’。”晉江市三創園公司總經理說。據介紹,目前園區內類似的在孵企業有95家,已經完成了23家的產業化落地。

    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當下的晉江經濟開發區,呈現出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比翼齊飛的良性發展態勢。永遠在路上,永遠瞄準更高的目標。目前,晉江經濟開發區正全力爭創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這將助推產業發展能級實現新躍升。(福建日報記者 阮錫桂 肖榕 何金)

    記者手記

    “領跑者”的壓力

    應時代而生,隨時代發展。晉江經濟開發區在25年的發展過程中創造了一串串令人驚嘆的數字:連續8年居省級開發區首位;用全市約八分之一的土地,貢獻了全市將近50%的工業產值……憑借其獨特的系統集成能力、創新引領作用、資源配置效率,成為新時代晉江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和全省開發區的“領跑者”。

    “領跑”意味著壓力。在晉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會議室的墻壁上,記者看到了兩句口號——“只爭朝夕,不等不拖、緊張快干”“作為帶動作為,擔當帶動擔當”。在開發區采訪,無論是管委會干部還是企業家,都有著很深的危機感與緊迫感。許國鑫表示:“現在園區發展競爭非常激烈,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持續往上突破,只有靠不斷深化改革、激發活力,不能等,也不能慢。”

    “領跑”更意味著責任。晉江經濟開發區對標的是蘇州開發區,目標是躋身全國縣域開發區前三,這意味著要與更強大的對手比拼創新力與開放度。這陣子,為突破“小馬拉大車”的體制瓶頸,開發區申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管委會的頭等大事,意在通過體制改革,不斷打破發展桎梏,釋放生產力。

    立足晉江,不止于晉江。近年來,開發區發展的腳步不斷向外。用市場化和競爭化的思維,通過與其他園區共建,開創“飛地招商”,借力西安、深圳、武漢和馬來西亞檳城等地的資源,引進、孵化產業創新項目,進一步擴大開發區的朋友圈,把鏈接“窗口”設在創新高地,將全球資源為晉江所用。

    晉江,是我省縣域經濟首強,“晉江經驗”的發祥地。其獨特之處,在于它從不沉溺于過去,也從不畏懼挑戰。在改革的長跑中,晉江人早已習慣了一邊仰望星空,一邊腳踏實地。持續深化改革,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晉江經濟開發區正以“領跑者”的姿態,走好高質量發展持續“進階”之路。(福建日報記者 阮錫桂 肖榕 何金)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紀元117:羅馬和平》新內容介紹 11月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陵市| 新平| 沙河市| 武夷山市| 县级市| 凌海市| 邹城市| 马山县| 香格里拉县| 南皮县| 隆尧县| 盘山县| 武城县| 黄山市| 文安县| 抚顺市| 柘荣县| 旌德县| 鄂托克前旗| 黑龙江省| 涟源市| 抚顺市| 盈江县| 富顺县| 阿拉善左旗| 河曲县| 达日县| 蓝山县| 宝应县| 南京市| 喀什市| 卢氏县| 弋阳县| 民和| 海安县| 临安市| 大宁县| 土默特左旗| 南通市| 南皮县|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