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游覽觀光到項目體驗,從都市風情到自然野趣,從觀看演出到賽事經濟……近期,旅游新業態不斷涌現,帶動文旅市場快速升溫,為夏日消費點燃新引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2%。其中,文體休閑服務類、通訊信息服務類、旅游咨詢租賃服務類、交通出行服務類零售額較快增長。
“近年來,文旅消費、服務消費在國民支出序列中的剛性特征明顯,各地鼓勵文旅產業打破邊界,出現了‘文旅+百業’的新模式,這有利于促進消費持續增長。”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馮學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文旅+”業態成了連接人們美好生活與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紐帶。
當前,越來越多人遠離城市喧囂,走進山野鄉村。多地依托資源稟賦,打造出一批批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場景,吸引游客來到田間地頭,學習傳統技藝、體驗農家樂趣。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縣郝家窯村依托黃河濕地與神泉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游,吸引了眾多游客來此品嘗特色燉魚,體驗采摘葡萄的趣味。據了解,該村已發展出34家成熟的農家樂,年均接待游客5萬人次,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
在寧波寧海大佳何鎮的一個“手作研學”小院里,學生們可以學習手工漆扇、竹編擺件、傳統香包制作等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暑假期間該小院已接待80余批團隊,學生達2000人次。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各地傳統村落通過舉辦文體競賽等多種活動,帶動休閑旅游、文化創意等產業加快發展,上半年共吸引游客超過2.93億人次,帶動消費約342.13億元。
“當前,旅游市場分眾化、圈層化消費特征明顯,各細分領域文旅融合程度進一步增強,演唱會、賽事、主題街區等形式日益受人追捧,很多游客更傾向于‘一站式’的文旅消費體驗。”馮學鋼說。
今年夏天,隨著多部影視劇熱播,眾多游客來到取景地“打卡”。面對大量客流,多地推出影視劇主題游線路,拉動消費持續增長。
在西安,隨著《長安的荔枝》熱播,主題街區專門布置荔枝樹景觀,游客在觀景的同時還可以聽“荔枝使”講述劇中運送荔枝的故事,打造了沉浸式體驗場景;在山東沂南,熱播劇《生萬物》取景地重現電視劇拍攝場景,還原劇中結婚、過年等喜慶場面,并為游客提供劇中演員同款服裝,劇情氛圍感拉滿……
某旅行平臺數據顯示,多部影視劇熱播之后,帶動相關目的地搜索量環比增長超200%,超60%的“95后”游客會因影視劇選擇目的地,帶動包括妝造、美食等“劇中同款”銷量翻倍增長。
演出、賽事帶火一座座城,“演藝+文旅”“賽事+文旅”成了暑期旅游新趨勢,為留住游客,各地紛紛打出“組合拳”。
在山東臨沂,當地舉辦演唱會的同時,順勢推出“聽歌游臨沂”套餐,持全國任意場次演唱會門票可免費暢游龜蒙、云蒙等10家景區,24家景區推出折扣優惠政策,帶動臨沂重點A級以上景區游客量增長25%,拉動直接消費3.2億元、綜合消費4.6億元。
在湖北武漢,“漢超”開踢,賽場內歡呼聲不絕,第一輪比賽各賽區場均上座率達85%。賽事的火熱帶動文旅行業升溫,當地線上線下多輪派發百萬元體育消費券,形成了“足球+美食+文旅”的聯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漢超”及配套活動已吸引約10萬群眾,拉動消費近3000萬元。
“文旅行業‘長紅’的本質是產業韌性、體驗價值與治理效能的協同升級,以文化科技重塑核心吸引力,以全域統籌優化資源配置,方能破解文旅市場從‘季節流量’到‘常年留量’的問題。”馮學鋼認為,實現文旅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需要延長融合型產業鏈條,以“文旅+”推動產業鏈條縱向深化與橫向拓展;以文化底蘊增強游客黏性,以科技手段拓展消費場景;同時強化相關部門引導和全域統籌能力,實現全產業鏈條協同發展。(記者 王紹紹)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中國經濟下一個風口在哪?這篇文章講清楚了2025-08-29
- 金觀平:提升宏觀政策效能 塑造積極市場預期2025-08-29
- 數說經濟丨從電力消費“圖譜”看產業結構之變2025-08-29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重大項目加快落地 能源投資“向綠向新”2025-08-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