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金融頻道>金融資訊
    分享

    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9月1日正式落地后,多家商業銀行已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對符合要求的個人消費貸款實施貼息,確保消費者在享受政策紅利的同時,還通過簡化貼息流程、深化貸款與消費場景融合、免服務費、提升客戶體驗等方式吸引消費者申請消費貸款。

    9月4日至9月5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六家國有大行相繼發布“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服務客戶問答”,對具體操作中消費者關心的熱門話題進行回應。

    從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標準來看,多家大行均表示,政策執行期內,每名借款人可享受的全部個人消費貸款累計貼息上限為3000元,其中可享受單筆5萬元以下的個人消費貸款累計貼息上限為1000元。

    哪些消費交易可由系統自動識別?中國銀行方面表示,客戶在該行簽署貼息協議后,該行按協議授權,查詢客戶的消費貸款發放賬戶相關交易流水,由系統自動識別。對通過該貸款發放賬戶發生支付交易(含快捷支付、日常生活代繳)的,該行系統自動識別客戶消費行為是否符合貼息政策。

    建設銀行與交通銀行方面表示,該行個人消費貸款資金發放至申請貸款時客戶選擇的借記卡/賬戶中,系統可自動識別的相應借記卡賬戶消費交易包含以下情形:POS機刷卡;掃碼支付、線上交易支付;將借記卡綁定在第三方支付平臺(如微信、支付寶)支付;向消費交易對手方轉賬,如借款人將貸款資金向消費交易對應的對公商戶直接轉賬等。

    對于系統未能自動識別的交易如何享受貼息,多家大行明確表示,對系統未能識別的,客戶可通過提供與貸款使用相對應的真實消費發票等用途證明材料向銀行申請人工審核,審核通過后,予以貼息。例如,交通銀行提到:“對系統未能識別的消費交易,9月6日起客戶可在我行手機銀行App貼息專區上傳與貸款使用相對應的真實消費發票,發起消費人工認定申請。”

    此外,工商銀行提到,當日消費最快將于次日由系統自動識別,客戶當日消費后無需提交人工審核。如次日系統未能自動識別,客戶可再向該行提交人工審核。中國銀行還明確表示:“消費貸款資金通過轉賬至個人、取現等方式使用的或其他未實際用于消費的,不享受貼息。”

    根據政策,客戶使用上述銀行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在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間實際用于消費,且可通過貸款發放賬戶等識別相關消費交易信息的部分,按規定可享受財政貼息。

    對于在9月1日以前已經申請了消費貸的存款貸款客戶而言,能否享受貼息政策?農業銀行在問答中表示,對于在2025年9月1日前發放、借款人尚未使用完畢的個人消費貸款,借款人在政策執行期內使用并進行消費,可按規定享受財政貼息。因此,借款人無需進行“還舊借新”的安排。

    多家銀行也明確提示,對提供假資質、假材料、假擔保、假交易、假用途等或通過不法中介辦貸的,嚴格予以禁止。對相關部門審核未通過或違法違規套取貼息資金的,銀行將按規定扣減或追回。對借款人違法違規套取貼息資金的,還將納入個人征信記錄并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中信建投非銀金融與前瞻研究趙然團隊認為,個人消費貸貼息直接作用于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一方面能夠減輕C端(個體消費者)以及B端(企業用戶)的利息負擔,另一方面財政資金可“撬動”居民消費,提高消費貸杠桿率。(記者 楊潔)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郝龍斌表態參選國民黨黨主席:未來重大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沭县| 化德县| 天水市| 洛隆县| 武川县| 明星| 赫章县| 镇宁| 定陶县| 崇义县| 台安县| 石棉县| 林西县| 呈贡县| 康平县| 尉犁县| 昂仁县| 漳州市| 娱乐| 九台市| 柳州市| 北川| 无棣县| 武邑县| 玉门市| 德兴市| 凤台县| 松桃| 荥经县| 和龙市| 文昌市| 韶关市| 农安县| 盘山县| 定南县| 奉化市| 湖南省| 安图县| 都匀市| 公安县|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