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加大了進場力度。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股票倉位已連續多周上行,達到今年以來高位。與此同時,次新基金快速建倉,不少產品成立僅1個月左右,收益就超過10%,把握住了市場上漲的機遇。
次新基金收獲頗豐
隨著市場熱度持續提升,次新基金“跑步”入場,部分基金收獲頗豐。例如,首批成立的26只新模式浮動管理費基金,目前均處于封閉期,尚未開始日常申購,基金凈值僅為一周披露一次。截至8月15日,已有10只產品成立以來收益超過5%,其中有4只超過11%。
以景順長城成長同行混合基金為例,該基金成立于6月27日,截至8月15日,其成立以來收益已達18.61%。類似的還有,6月19日成立的嘉實成長共贏混合基金、易方達成長進取混合基金,成立以來收益分別為14.4%,13.13%。值得注意的是,成立時間未滿一個月的信澳優勢行業混合基金,成立以來收益也達11.86%。
除首批新模式浮動管理費基金快速建倉外,多只主動權益類新基金也“火力全開”。Choice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圓信永豐科技驅動混合基金、富達港股通精選混合基金、工銀科技先鋒混合基金、鑫元新興產業睿選混合基金等成立以來收益均在12%以上,這些產品成立時間均只有一個多月。
“上述次新基金凈值顯著上漲,表明其股票倉位已處于較高水平。新基金通常有6個月的建倉期,且渠道關注度往往較高,這也使得基金經理在建倉時更為謹慎,須兼顧安全墊的構建。近期,多只次新基金快速建倉,反映了基金經理對后市的看好,也成功把握住了市場反彈機遇。”滬上某基金研究員說。
在華南某基金公司人士看來,新基金收獲頗豐,有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吸引更多資金入市,實現業績與規模的正向循環。
機構加大進場力度
總體來看,公募布局力度持續加大,股票倉位處于較高水平。據信達證券測算,近期主動權益類基金連續提升倉位,整體倉位達到今年以來高位,偏謹慎的“固收+”基金也在持續上調倉位。具體來看:截至8月15日,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約91.41%,與8月8日相比提升0.86個百分點;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約88.93%,提升1.9個百分點。
從近期基金加倉方向來看,公募基金較為注重對成長板塊的配置。其中,通信行業正被公募基金持續加倉,這是近3個月以來被加倉最多的行業。不過,基金在消費板塊的配置比例有所下降,食品飲料行業的配置比例已達近年來低位。
展望后市,機構普遍持樂觀態度。“本輪行情的核心特征在于多種資金共振。隨著經濟基本面的穩步修復,中國資產價值將得到重估。”博時基金首席權益策略分析師陳顯順表示,市場有望持續上漲,但是將體現為震蕩上行的特點。
招商基金認為,無風險利率下行與增量資金入市趨勢明確,依舊看好A股中期走勢。后市將繼續關注具備產業催化的成長方向,包括AI算力與應用、創新藥、高端制造、科技互聯網等,以及調整兌現后配置價值提升的大金融板塊。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向新求質 金融業持續優化市場競爭秩序2025-08-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