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銀行系險企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完畢,其上半年成績單也隨之出爐。今年上半年,9家銀行系險企合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011.61億元,合計實現凈利潤85.95億元。
其中,在已披露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60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保險業務收入前十名中有5家為銀行系險企,凈利潤前十名中有4家為銀行系險企,銀行系險企整體表現較為突出。
受訪專家表示,受益于品牌和渠道優勢,銀行系險企可以更好地整合銀行與保險公司的資源,實現銀保渠道的調整和轉型。
合計保險業務收入
超3000億元
銀行系險企是由銀行直接控股和間接控股的保險公司,相較于其他保險公司而言,銀行系險企與母行具備更緊密的合作關系,擁有一定的資源優勢。
截至目前,9家銀行系險企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已披露完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9家銀行系險企合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011.61億元,同比增長12.4%;合計實現凈利潤85.95億元,同比增長1.2%。
其中,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郵人壽”)、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銀安盛人壽”)在保險業務收入和凈利潤上均位列前三。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中郵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180.72億元,實現凈利潤51.77億元;工銀安盛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34.71億元,實現凈利潤12.0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披露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60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銀行系險企整體表現較為突出。保險業務收入方面,中郵人壽、建信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工銀安盛人壽、農銀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銀人壽”)和招商信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等5家銀行系險企的保險業務收入沖進前十;凈利潤方面,中郵人壽、工銀安盛人壽、農銀人壽和交銀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等4家銀行系險企的凈利潤沖進前十。
對此,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對記者分析表示,銀行系險企整體表現較好,一是源于品牌優勢,銀行系險企有銀行大股東做背書,更易受消費者信任;二是受益于渠道優勢,銀行系險企在母行往往有更大的渠道優勢和資源。
保險業務收入
同比最高增長36.5%
銀行系險企的主力銷售渠道多為銀保渠道,通過觀察銀行系險企的經營情況,可以更好地了解保險行業銀保渠道的變化。
在去年實施“報行合一”(保險公司必須嚴格執行經備案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和取消銀保“1+3”政策(商業銀行每個網點在同一會計年度內只能與不超過3家保險公司開展保險代理業務合作)的背景之下,銀保渠道步入轉型深水期。
而今年以來,銀行系險企等在銀保渠道具有較多資源和優勢的保險公司逐漸從轉型的陣痛中走出,多家險企的保險業務收入增長趨勢明顯。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9家銀行系險企中有8家實現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同比增速均超過5%。其中,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速最高的為中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6.5%。
對此,盤古智庫(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江瀚向記者表示,銀行系險企能夠有效整合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資源,通過銀行廣泛的客戶基礎和銷售渠道,快速擴大保險產品的銷售規模。此外,“報行合一”政策的實施和“1+3”政策的取消有助于規范市場秩序,豐富產品供給,增強市場活力。
東吳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孫婷也在研報中表示,2024年“報行合一”政策全面推行,銀保渠道費率管控強化,行業平均傭金降低30%,推動費用優化與價值鏈向產品創新、服務升級轉型。頭部險企憑借優勢實現份額集中提升,行業“馬太效應”愈發明顯。預計未來隨著“報行合一”政策進一步深化及銀保渠道承接存款能力不斷加強,銀保新業務價值率及新單規模或超越個險渠道。
“隨著監管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發展,銀保渠道有望在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等方面尋求突破,從而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江瀚表示。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向新求質 金融業持續優化市場競爭秩序2025-08-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