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漳州新聞
    分享

    漳州龍文:建設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的濱江產業新城

    12月27日,龍文區召開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暨推進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東南網漳州12月28日訊(本網記者 林永清 盧麗娟 文/圖)作為漳州市的主城區,龍文區于1996年設立,今年是龍文建區25周年。25年來,龍文區緊盯緊盯建設一座新城目標,突出宜居宜業、創新創業,推動城市發展螺旋式上升嬗變,實現了從“郊區”到新區再到漳州城市核心區的美麗蝶變。

    12月27日,龍文區召開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暨推進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龍文區委書記朱真在會上表示,龍文作為漳州通江達海、江城互動、優勢互補的組團型城市空間格局的核心,正站在城市能級躍升與“市區一體、共同發展”建設的歷史交匯點,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

    據悉,未來,龍文區將明確核心區定位,繼續推進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加快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的濱江產業新城、富美中心城區。

    “郊區”變核心區,發展取得“五大成就”

    過去25年,龍文區綜合實力邁上了新臺階。龍文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從1997年的8.01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387億元(預計數),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從1997年的0.34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0.8億元(預計數),經濟總量穩居全市前列;突出抓大育強,培育了大閩食品等183家規模工業企業,打造了食品飲料、家居日化兩大百億產業集群;發展壯大了碧湖、寶龍等商圈,萬達、融信等總部經濟形成規模,都市經濟蓬勃發展,汽車銷售量、快遞收派件量全市第一。

    城市顏值刷出新高度。龍文區實現城市結構美、環境美、功能美。建成區面積擴大到27.49平方公里,轄區104條(段)城市道路竣工通車,實現從“一橫一縱”到“十橫十縱”的轉變提升。引進城市綜合體5個,建成碧湖城市廣場等商務樓宇17棟,打造形成漳州城市地標建筑。碧湖市民生態公園等7個公園相繼投用,新增綠地329公頃,建成區綠化率40.03%,森林覆蓋率22.22%,九十九灣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龍文全區政務服務改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率先在全省自主研發三個“秒批”事項智能審批系統,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眾創空間數位居全市第一,釋放出巨大活力。新設外資企業194家,一批世界500強企業相繼落戶,跨境電商全面發展,對外交流合作不斷深化,2020年外貿進出口比1997年增長了35倍。

    人民生活躍升新水平。龍文區聚焦“衣食住行學、生老病死養”十件事,每年把新增財力的70%以上投向民生,建成投用35所學校、各級各類衛生服務機構50個、養老服務場所68個,教育、醫療、住房等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居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7年增長了6.8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5年增長了5.3倍。

    黨的建設取得新進步。龍文始終以黨的建設為統領,在引領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中提升黨的建設質量,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打造了“商圈黨委”“紅色物業”等黨建品牌,非公黨建走在全市前列;建成全市首家區級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和鎮、村黨群服務中心64個,實現“三級全覆蓋”。

    漳州龍文:建設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的濱江產業新城

    龍文區委書記朱真在會上致辭

    立足新起點,打造創業新高地和宜居新都市

    近日,漳州市媒體采訪龍文區委書記朱真,她表示,龍文區城市建設要塑造“新格局”,要融入閩東南、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站位廈漳泉都市圈,擁江而立、向海而興,全力拓展互聯互通網絡,構建“兩心、兩軸、一帶”,堅持推動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深入推進“八大提升工程”,增強龍文區作為中心城區“內核”的硬度,全力以赴爭當首位、爭創一流,共建共治共享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的濱江產業新城、富美中心城區。

    立足新起點,龍文區將更加注重以產興城,打造創業新高地。

    據介紹,龍文區將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加快建設現代化都市產業體系,力爭未來五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億元。將堅持突出工業、突破工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發展都市農業。其中,在工業方面,大力發展高端食品飲料、精密電子裝備、新型消費電子、現代金融服務等產業,力爭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25%,畝均稅收達到20萬元以上。

    據悉,“十三五”期間,龍文區聚焦補齊民生基礎短板,不斷加快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未來,龍文區也將更加注重產城融合,打造宜居新都市。

    朱真介紹,為打造漳州“市區一體、共同發展”的城市核心區,龍文區將規劃建設“兩心、兩軸、一帶”,謀劃推進建元、新社、東嶼、朝陽北部等“十大片區”開發,實施項目200個,總投資1261億元,精心打造“龍江新城”“北部新城”,力爭未來五年建成區面積擴大到34平方公里以上。

    此外,龍文區還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改造老舊小區,抓好綠化美化,見縫插綠建設一批口袋公園、串珠公園、沙坑樂園、城市菜園,打造“精致龍文”;創新城市治理,打造“15分鐘社區服務圈”;深化智慧平臺應用,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多元化、精細化水平。

    漳州龍文:建設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的濱江產業新城

    當天舉行的媒體采風活動走進企業

    改革開放、注重以城聚人,打造共享新家園

    龍文區還將更加注重改革開放,打造活力新中心。龍文區將蹄疾步穩推進深層次改革、高效能創新、高水平開放,全方位激發城市活力。

    龍文區委書記朱真特別提到,龍文區將要精準招商選資,發揮各類協會平臺、龍文鄉賢、招商大使人脈資源廣的優勢,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堅定不移招大引強,擴大有效投資。此外,打造外貿云展會、招商云平臺,促進利用外資提質增效。做細“通、惠、情”三篇文章,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   

    保民生、增福祉,讓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對此,朱真表示,今后,龍文區將秉承“以百姓心為心”,按照未來10年龍文城市人口達50萬的規模,緊緊圍繞“衣食住行學、生老病死養”十件事,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在民生福祉方面,龍文區將堅持不懈引入教育領軍人才,打造高素質高水平教師隊伍;實施30個學校項目,5年再建公辦幼兒園18所,新建通源、龍溪等一批“九年一貫制”學校,推動漳州三中龍文校區投建,爭取更多市屬中小學教育資源落戶,新增學位4萬個,持之以恒打造“教育強區”,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均衡教育。

    另外,龍文區也將持續擴大衛生健康供給,深入推進“病有良醫”“老有頤養”,爭取漳州市中醫院等重大項目建設,建設區級綜合公立醫療,配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支持社會資本辦醫,鼓勵發展中醫康養產業和養老服務業,探索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養老服務”,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

    責任編輯:唐秀敏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濱江產業新城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以色列:未來任何談判都將在炮火中進行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拉孜县| 城固县| 隆尧县| 南开区| 巴青县| 南平市| 许昌县| 灵丘县| 申扎县| 四平市| 隆回县| 湖北省| 称多县| 甘洛县| 沁阳市| 望江县| 平塘县| 勃利县| 宁津县| 读书| 石河子市| 瑞昌市| 诸暨市| 安新县| 保德县| 当雄县| 枝江市| 兴隆县| 咸阳市| 绥化市| 陇南市| 嘉禾县| 龙山县| 海原县| 舞阳县| 苍山县| 增城市| 井研县| 炎陵县| 上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