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東南網8月1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珂)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癡呆,正成為全球老齡化社會的一大難題。據統計,65歲以上老人是高發群體,預計到2050年患者數量將超1億。該病以進行性記憶喪失和認知障礙為特征,核心病理標志是β-淀粉樣蛋白(Aβ)沉積形成的“老年斑”,以及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導致的神經纖維纏結,但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近日,廈門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張杰教授團隊取得關鍵突破,成果發表于知名國際期刊PLOS Biology(《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該研究首次揭示了G蛋白亞基β5(Gnb5)在調控β-分泌酶(BACE1)活性及Aβ生成中的關鍵作用,指出Gnb5作為G蛋白偶聯受體(GPCR)信號通路的一部分,是BACE1的天然“剎車”,可抑制BACE1的活性,從而減少Aβ的產生,在阿爾茨海默病中發揮保護作用。

    BACE1是生成Aβ的關鍵限速酶,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中BACE1水平異常升高,但其調控機制一直成謎。張杰團隊通過分析患者樣本及模型小鼠,發現Gnb5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及小鼠模型腦內表達(含量)均顯著下調。團隊實驗顯示,刪除Gnb5,會加劇小鼠認知障礙和腦內Aβ沉積;而增加Gnb5的表達,則能改善阿爾茨海默病小鼠的認識缺陷,并減少Aβ堆積。進一步研究發現,Gnb5通過特定結構域與BACE1結合,調控其活性。如果這一結構域發生突變,Gnb5的保護作用就會消失。

    這項研究明確了Gnb5作為BACE1關鍵負調節因子在阿爾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機制,為理解Aβ致病機理提供新視角,也為通過調控Gnb5信號干預該病病理過程帶來全新治療思路,讓人們看到攻克該病的新希望。

    廈門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張杰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博士生陳紹坤為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個項目和基金的資助與支持,廈門大學周杰超教授及鐘力副教授提供了寶貴意見。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市鼓樓區五鳳街道組織開展“薪火杯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宁市| 常德市| 虎林市| 民乐县| 富锦市| 宁陕县| 龙里县| 西盟| 太谷县| 怀安县| 永川市| 洪江市| 涟水县| 乌海市| 南康市| 怀柔区| 石门县| 沁源县| 镇雄县| 河源市| 镇原县| 桃源县| 平昌县| 普洱| 澄江县| 丰县| 屯门区| 金沙县| 当雄县| 嘉祥县| 浦北县| 金湖县| 祥云县| 南丰县| 陆川县| 灵璧县| 景泰县| 太仓市| 孙吴县| 新巴尔虎左旗|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