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亮相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這項“廈門經驗”獲點贊

    市民參觀海滄區垃圾分類宣教中心。(記者 林銘鴻 攝)

    亮相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這項“廈門經驗”獲點贊

    廈門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生產線。(記者 林銘鴻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徐景明 謝嘉迪 通訊員 林時蔚)低值可回收物循環利用的“廈門經驗”,前不久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舉行的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主題邊會上向全球分享。日前,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向參與分享的廈門企業發來感謝信,稱贊其“代表中國企業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是全球規模最大、最重要的氣候相關年度會議,本屆參會人員達到創紀錄的8萬人。在此次主題邊會上,建設運營廈門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作為中國塑料污染治理領域創新與實踐的成功案例,得到參會各國代表好評。

    廈門市環境衛生中心介紹,“廈門經驗”登上國際舞臺,有著重要意義——這是中國首次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舉辦圍繞循環經濟主題的邊會,對外介紹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經驗,直觀展現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廈門經驗”參與分享,說明廈門在相關領域走在前列。

    “這是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與環衛體系相融合、依托于城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實現低值廢塑料規模化回收利用的創新模式。”參加分享的廈門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它形成了以“政策上層設計+企業技術創新+居民廣泛參與”的社會多元共治格局。

    廈門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于2022年底投用,是我國首個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廈門在全國率先制定《廈門市生活垃圾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導目錄》,印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工作方案》,出臺低值可回收物收運、處理補貼系列工作辦法,推動循環經濟具體措施落到細處。

    類似的創新舉措,帶動廈門垃圾分類工作走深走實。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廈門生活垃圾增長率由2017年的7.17%降至1.2%,垃圾回收利用率超50%,資源化利用率87%;在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評中,廈門已連續21個季度排在全國前列,垃圾分類“廈門模式”多次作為典型案例,在全國宣傳和復制推廣。

    亮點

    勇創新

    高效分揀增添低值回收硬實力

    低值可回收物,是指生活中具有一定循環利用價值的回收物,其覆蓋品種多、物理形態多樣、化學性能各異,分揀難度大、加工價值低,使得不少企業缺乏回收動力。

    廈門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打通了“生活垃圾低值可回收物未能實現資源化利用”的堵點,串聯起了前端垃圾分類和末端資源化循環利用兩個環節,使曾經的“垃圾”得到高值化“重生”。

    走進分揀中心,在速度達每秒3米的高速傳送帶上,外賣餐盒、奶茶杯、泡面桶、快遞包裝盒等低值可回收物被自動識別、分揀,處置全過程物料不落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分揀中心以一條分選線作為示范線,能實現低值可回收物每小時5噸、每年3萬噸的處置能力。”

    高質量智能分選是如何做到的?科技力量是解題關鍵。據了解,廈門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采用自主研發、全球領先的分選工藝架構,基于視覺感知、深度學習神經網絡、AI智能、近紅外飛光掃描等智能分選技術,實現分選準確率95%以上,分選效率更是達到原先人工分選的5至10倍。

    目前,分揀中心已經形成“機械智能分選+人工干預+歸類自動打包”的智能化生產線,低值可回收物每分選出1噸可再生資源,對應產值為800至1000元。按照一條生產線每年處置3萬噸低值可回收物計算,每年再生資源產品營收約2000萬元。

    見成效

    多元共治打造全鏈條分類回收

    每天,小區居民做好垃圾分類投放,環衛企業定時定點分類直運至分揀中心,之后由專業企業進行集中分選利用……從分類到收運,再到再生處置,各環節規范開展、高效協同,讓低值可回收物最大程度變廢為寶——“政策上層設計+企業技術創新+居民廣泛參與”,低值廢塑料規模化回收利用在廈門實現社會多元共治。

    “前端多方宣傳見成效,市民主動參與、垃圾精準分類;中端運輸工作點對點,信息公開透明、分類清晰可溯;末端回收精準化,高效科學分揀、實現再生循環。”廈門市環境衛生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廈門不斷優化全鏈條治理,現已構建起覆蓋前、中、后端的一體化運行體系,保障低值可回收物高效回收利用。

    廈門市平均每年可產生29萬噸至36萬噸的低值可回收物。如對其盡數回收利用,按照1噸廢塑料貢獻碳減排2.9噸、節約石油2.2噸標準計算,數十噸經資源化加工處理的低值可回收物將成為工業原材料,實現循環再利用,節約石油資源,有效減污降碳,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再添動能。

    “廈門低值可回收物回收體系解決了低值再生資源回收難的問題,突破了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發展瓶頸,實現生活垃圾低值可回收物的規模化、資源化利用,激活了低值再生資源市場,同時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創新性解決方案。”廈門市環境衛生中心介紹,在低值可回收物方面的“廈門經驗”,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美智庫民調顯示越來越多臺灣民眾不相信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萨迦县| 广东省| 寻甸| 阳城县| 石泉县| 乐亭县| 新兴县| 田东县| 大足县| 如东县| 普安县| 独山县| 长岭县| 含山县| 台湾省| 无棣县| 德保县| 怀来县| 扎鲁特旗| 晴隆县| 南投县| 两当县| 屏山县| 沙洋县| 旌德县| 饶河县| 临海市| 建昌县| 金昌市| 柳河县| 凤山县| 靖远县| 扬中市| 柳州市| 华阴市| 香格里拉县| 海口市| 德格县| 奉化市| 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