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我市上市企業眾多并購重組中,一場“壓軸”出場的并購重組引發資本市場普遍關注。建發股份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紅星控股、車建興共同簽署附生效條件的《股份轉讓協議》,將以現金收購美凱龍29.95%股份,預計將成為美凱龍控股股東。
并購重組是上市企業常見的擴張方式。在政策、資本、市場的多重驅動下,去年我市54家次上市企業實施并購重組。其間不乏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并購入局,或注入國資,實現資源互補、產業整合。
攬入行業龍頭 布局消費品領域
建發股份收購美凱龍29.95%股份,這場強強聯合備受關注。“從長遠發展來考慮,本次收購與公司的供應鏈運營業務發展戰略具有很強的協同作用。”在投資者說明會上,建發股份董事長鄭永達表示。業內人士指出,建發股份借本次收購,將快速跨入連鎖家居行業。
美凱龍去年以17.5%的市場占有率穩居連鎖家居商場首位。截至2022年9月末,美凱龍經營94家自營商場,已覆蓋3萬多個家居品牌。在投資者說明會上,建發股份重點介紹了本次強強聯合的協同價值:收購后,建發股份可以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作為“橋頭堡”輻射全國,推動建發股份從區域型國資龍頭企業,向具備全國影響力的綜合性企業進一步邁進;通過導入美凱龍的品牌資源,建發股份憑借強大的供應鏈運營能力,可以與更多品牌商建立合作,為布局消費品供應鏈運營業務提供重要支點;美凱龍可在家裝、房地產業務協同及商業地產合作兩方面深度服務建發股份地產體系;沉淀中高端消費客戶流量,助力建發股份其他板塊業務。
注入國資 民企發力二次創業
無獨有偶,去年,弘信創業向海翼投資轉讓其持有的弘信電子293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6%。海翼投資是國貿控股旗下廈門海翼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子企業。此次海翼投資參股,標志著弘信電子在集團層面實現了與廈門市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其更加堅決地投入研發和技術升級,更前瞻性地布局柔性電子前沿技術。
二次創業,一直是企業遭遇發展瓶頸期時尋求突破的重要方式。此前,建發股份通過子公司廈門益悅取得了合誠股份29.01%控股權。迎來國資入主后,如何借此開啟上市后的第二次跨越式發展,成了合誠股份管理層重點思考的問題。“讓國企入主,合誠股份的施展空間就從一個房間變成了操場,有更廣闊的天地。”合誠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國資在地產、工程等領域,與公司的工程技術服務業務形成協同效應,有利于進一步延伸業務到城市開發建設、舊城改造、環境整治等領域。同時,隨著國資的資源導入,為合誠股份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引擎。去年4月,合誠股份正式更名為建發合誠。
上下游并購 助力企業打通產業鏈
越來越多企業選擇以并購重組的方式,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去年底,廈企好利科技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上海嘉行54.4842%股權,進軍智能電動車市場。上海嘉行在全國設有100多家分公司,擁有車輛21000余臺。網約車業務是上海嘉行重要業務,上海嘉行通過與T3出行平臺合作,將車輛出租給平臺或個人客戶,為客戶提供車輛的運營及租后管理服務。
好利科技長期深耕電路安全保護領域,其熔斷器產品線豐富,此前收購合肥曲速,進軍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芯片市場。在好利科技看來,公司此次投資上海嘉行,有望與T3出行平臺達成深度合作,為曲速ADAS芯片提供海量數據與應用場景,提升其芯片落地可能性,為公司帶來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與此類似的,我市企業在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并購的案例并不少見。吉福新材是金牌廚柜的核心供應商之一,去年6月,金牌廚柜宣布以3161.2萬元收購吉福新材約8.55%的股權。金牌廚柜相關負責人說,并購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核心供應鏈的穩定性,實現雙方聯合采購,提升議價能力。
資本市場變化 行業整合潮正在來臨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資本市場變化,一些企業難以拿到融資,行業整合潮正悄然來臨。尤其是半導體行業,目前正處于去庫存周期,資本市場降溫較為明顯,由于部分賽道擁擠,有半導體廠商正積極尋求收購買家。“因為難以獲得融資,業內已經有兩家汽車MCU初創企業陷入生存危機,并釋放出期待被收購的信號。”據某國產MCU廠商高管透露,當前消費類MCU、電源管理芯片、射頻芯片等市場已供過于求,若消費電子產品市場需求持續疲軟,接下來,半導體行業或將出現大規模并購潮。
從目前看,華大九天、長川科技、工業富聯、共達電聲、華測檢測、國星光電等國內半導體收購案均為產業鏈縱向延伸,或橫向整合。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長發認為,企業并購重組有“抗風險”與“促發展”的雙重意義。打通上下游甚至實現跨行業發展,有助于企業分攤風險,也是助力企業做強做大、轉型升級一個很好很直接的方式,尤其對于要轉型或者要進入新興領域的傳統企業而言。半導體、生物醫藥等領域,部分企業通過并購重組,獲得新技術,進入新業態。也有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實現產能當地市場化,以此拓展國內外市場,如這兩年盛屯礦業、安井食品、延江股份等進行的系列并購重組。
繼早前我市出臺兼并重組補助政策后,去年,我市更是精準出臺《組織申報2022年廈門市企業兼并重組(生物醫藥制造領域)補助資金的通知》,明確支持這個領域的股權并購、資產并購、合并(兼并)項目,符合條件的企業最高可補助300萬元。(廈門日報記者 李曉平 實習生 劉澄璐)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上市企業公布一季度成績單 片仔癀同比增長17.30%2022-05-16
- 廈門:力爭到2026年上市企業達100家2022-04-02
- 泉州金融監管局舉辦擬上市企業IPO交流會2021-06-04
- 今年一季度泉企2家公司上市 200多家進入“后備軍”2021-04-14
- 福州已有上市企業85家 市值排全國第十2020-08-03
- 履諾期不得變更業績補償承諾 證監會高壓遏制并購重組“三高” 亂象2019-07-18
- 深交所:倡導理性并購 為優質民企開辟重組快車道2018-11-19
- 證監會:資本市場三大改革助推“一帶一路”建設2017-06-06
- 資本“搶食” 并購重組如火如荼2016-12-2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2023年福建中考將于6月24日至26日舉行2023-02-08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