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龍巖新聞
    分享

    東南網10月12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張杰 見習記者 徐士媛 通訊員 王占鑫)10月11日,在龍巖市科技創新大會上,當地重點創新平臺、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總決賽獲獎企業、省科技獎獲獎企業主要負責人,優秀科技人才、優秀科技特派員、產業博士服務團、重點科技企業代表齊聚巖城,共商科技創新大計。

    近年來,龍巖科技創新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福建德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晶旭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相繼捧得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最高獎;科創板上市企業福建賽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龍巖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國內頗有影響的行業龍頭企業涌現;龍巖先后獲評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

    成績的背后,是龍巖市委、市政府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先后出臺《龍巖市加快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實施意見》《關于做大做強新材料新能源產業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攻關核心技術。

    大會當天,當地發布了《龍巖市加強科技創新推動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30年)》及《龍巖市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十八條措施》,重點提出要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后一公里”,建設集科技成果轉化、檢驗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等于一體的服務平臺,搭建政府聯系科技企業、服務科技企業的橋梁和紐帶,引進和培育一批服務能力強的科技服務機構,推動形成特色政策獎補體系,并重點從突出創新主體培育、加強研發過程服務、豐富創新資源供給、完善成果轉化服務、推進科技金融融合等5個方面,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創新服務機制。

    “此舉旨在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提升全市科技創新治理能力,引導科技企業搶占新興產業賽道,推動國家創新型城市邁向更高水平,助力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龍巖市科技局局長王汝彬表示。

    科技創新是系統工程,既需要發揮科創平臺的支撐作用,也需要發揮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作用。為此,龍巖市提出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聚焦“2+4”產業(即有色金屬、機械裝備兩大主導產業,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開放式高水平研發平臺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分別與廈門大學材料學院、航空航天學院、能源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以及龍巖市環保科技產業研究院,組建有色金屬、機械裝備與專用汽車、新材料新能源、環保科技等4個開放式產業研究院。各研究院首期研究院建設經費計劃由政府、高校、院所、企業等共同投入6000萬元,其中龍巖市政府以績效獎勵方式投入1500萬元。

    “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研究院重點服務鋰電新材料、稀土新材料、含氟新材料、半導體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等5條產業鏈發展,而我們公司正致力于氟化工全產業鏈布局。”德爾科技負責人華祥斌對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研究院的建設非常期待,表示將發揮企業科技、人才優勢,參與支持研究院建設,爭取含氟聚合物等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為全市建平臺,建全市的平臺。”王汝彬表示,龍巖市將引導4個研究院探索以用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打造研究院、政府、高校、企業利益共同體,實現人才、資源、科技成果共享,服務全市范圍內的行業企業,通過市場化運作、社會化服務,實現開放式平臺“自身造血”功能。計劃2030年前要實現“2+4”產業開放式研發機構全覆蓋,力爭打造賦能該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美智庫民調顯示越來越多臺灣民眾不相信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安县| 凯里市| 洞头县| 贵南县| 黄陵县| 秀山| 志丹县| 赞皇县| 西峡县| 内乡县| 景德镇市| 卫辉市| 当阳市| 丹东市| 商水县| 静安区| 澄城县| 平陆县| 安西县| 东山县| 紫云| 岚皋县| 慈溪市| 荣成市| 伽师县| 启东市| 兰考县| 鄂托克旗| 梁山县| 静安区| 嘉禾县| 阜平县| 台南市| 海宁市| 大港区| 浙江省| 荃湾区| 铁岭市| 漳浦县| 大宁县|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