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股份打造的“光儲充檢超級充電站”
新能源汽車在充電時同步進行電池“體檢”。
東南網9月12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張文奎 文/圖)“我的車開了兩萬公里了,不知道電池的衰減程度,剛好看到充電站可以檢測就試一下。”近日,福州市馬尾區江濱大道的“光儲充檢超級充電站”內,車主林鴻斌停穩車輛、插上充電槍,輕掃樁體二維碼并在界面上勾選“充電+電池檢測”選項,隨即便開始充電并同步進行電池檢測。不到3分鐘,一份包含電池容量、絕緣狀態等關鍵數據的“體檢報告單”就呈現在他的手機上。
像林鴻斌這樣“偶然體驗”電池檢測的車主,并非個例。作為新能源產業大省,我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00萬輛,動力電池作為車輛核心部件,其安全性直接關乎公共安全。
什么是新能源汽車電池檢測?為何要給電池做檢測?當前檢測服務普及度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展開了走訪。
“充檢一體”很便捷
為林鴻斌提供檢測服務的“光儲充檢超級充電站”,由福建本土企業星云股份參與建設。遠觀這座充電站,它更像一座“能源循環站”:停車位上方的遮雨棚鋪滿光伏板,吸收的太陽能會存儲到一旁的儲能電池中,再按需為車輛充電——這便是“光儲充”的核心邏輯。而車主關心的“檢測”功能,則隱藏在每個車位的充電樁內。
據了解,站內的“充檢一體”充電樁,能在充電過程中同步完成電池關鍵參數檢測,涵蓋電池容量保持率、電池絕緣狀態、電池直流內阻、充電SOC(剩余電量)精度、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流精度、BMS電壓精度等核心指標,數據誤差可控制在行業標準范圍內。
“我之前總以為電池檢測要拆電池,得花大半天時間,今天才知道充電時就能完成。”林鴻斌的感慨,道出了不少車主對電池檢測的認知誤區。
目前,我省新能源電池檢測的技術研發與場景應用已走在全國前列。除星云股份外,電池行業龍頭企業寧德時代旗下的“寧家服務”也推出了專業電池檢測與修復服務。“我們在充電樁內加裝了一個‘檢測黑盒’,通過充檢一體化技術,能在充電時完成電池健康度快速篩查。一旦發現異常,APP會實時推送預警信息,并給出維保建議。”寧德時代質量體系及后市場業務部總裁李偉說。
定期“體檢”成剛需
今年3月1日,我國首部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標準《新能源汽車運行安全性能檢驗規程》正式實施,明確將“動力蓄電池安全充電檢測”“電氣安全檢測”納入新能源汽車年檢必檢項目。這意味著,電池檢測從可選項目逐步轉向強制要求。
同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將動力電池“不起火、不爆炸”定為強制性指標,要求從“被動應急”轉向“主動預防”,該標準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動力電池安全令”,將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實施。
長期從事檢測大數據研究的閩江學院計算機與大數據學院副教授何學智表示,在新國標背景下,電池檢測能夠精準測量電池的關鍵指標、參數,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計算,能夠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車年檢效率,幫助廣大新能源汽車車主做好日常車輛監測維保。
據了解,電池出廠時雖符合標準,但長期使用中的頻繁快充、高低溫環境、底盤磕碰、意外碰撞等因素,都會導致電池性能衰減或安全隱患累積,就像人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會引發健康問題,電池也需要定期“體檢”。
閩運集團的經歷,印證了檢測的實際價值。“不久前我們對漳州一批新能源公交車做電池檢測,發現部分電池在質保期內出現內阻異常、續航衰減等問題。憑借檢測數據,我們很快和廠家協商更換了問題電池,避免了運營風險和經濟損失。”閩運集團董事長徐鋼說。
據介紹,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電池衰減、熱失控、壽命不達標等問題備受關注,提高電池的安全性能,建立常態化監測與預警機制已成為行業發展的迫切需求。
從車主權益角度看,電池檢測也是保障質保權益的關鍵。根據工信部等部門規定,新能源車企需為動力電池等核心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而檢測數據正是判斷電池問題是否在質保范圍內的重要依據。
三重瓶頸待破局
盡管電池檢測意義重大,但記者在福州市馬尾區江濱大道的“光儲充檢超級充電站”觀察發現:前來充電的車主絡繹不絕,但主動掃碼檢測的卻不足三成。“檢測需要額外付費,一些人覺得只要車能正常開,就沒必要花這個錢。”林鴻斌的話,道出了不少車主的心態。
走訪中記者發現,當前電池檢測普及度較低,主要受三重瓶頸制約。
一是車主安全意識不足。不少車主存在“出廠合格即是終身安全”的認知誤區,尤其新車車主對電池衰減、隱患風險關注度低。二是付費接受度低。目前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單次檢測費用多在80~150元之間,部分用戶對“額外支出”敏感。“如果檢測能免費或直接納入保養套餐,我肯定愿意做。”林鴻斌說。三是檢測基礎設施不足。在我省,當前具備“充檢一體”完善能力的站點有限,4S店、汽修廠等傳統渠道的檢測服務覆蓋面有限,車主需專門前往指定站點,便捷性不足。
針對這些問題,業內人士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具體建議。
在政策與企業層面,新能先鋒檢測實驗室經理王銘建議:“可推動車企將電池檢測納入常規保養服務,或通過政府補貼降低第三方檢測成本。同時明確電池檢測的周期(如每2萬公里或1年)、觸發條件(如發生碰撞后需強制檢測),讓檢測有規可依。”
在技術與基建層面,需加快“充檢一體”站點布局與技術迭代。星云軟件總經理諶文平介紹,該公司研發的“電池健康AI大模型”可高效精準完成電池檢測,目前已在閩運集團、石家莊公交集團等單位試點。但當前福建僅星云股份等少數企業布局前端檢測站點,遠不能滿足1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鋰電池新國標的核心要求在于全面提升電池的安全性能,為用戶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這也意味著電池行業整體技術門檻需要不斷革新和提高。”福州市工信局裝備處處長楊惠說。徐鋼建議,建立和認證一批具有資質的機動車檢測機構,明確檢測頻率與范圍。同時,建立全國統一的電池健康數據平臺,便于用戶、營運車企業、監管機構及時掌握新能源營運車服役中的電池健康狀況。最關鍵的,還是提升車主意識。“電池的健康狀態不僅直接關系到行車安全,更影響著車輛的資產保值,這要求車主必須高度重視,同時樹立定期專業檢測與科學養護的規范意識。”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執行秘書長王建新表示。
責任編輯:趙睿
- realme展示內置風扇手機散熱技術 15000mAh電池工程機引關注2025-08-26
- vivo Y500宣布9月1日發布:續航、防水史上最強2025-08-25
- 小米16系列小屏版曝光:6300mAh電池、潛望長焦與無線充電2025-08-19
- 三星Galaxy A17 5G發布:輕薄設計、5000mAh大電池與三攝系統2025-08-13
- 日本九州大學開發300℃穩定運行新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2025-08-12
- 10000mAh大電池史無前例!榮耀天璣8500新機曝光2025-08-11
- 榮耀暢玩70 Plus發布:7000mAh大電池+抗摔設計2025-08-08
- iPhone 17 Pro電池設計曝光 9月發布2025-08-05
- 消息稱努比亞第二代驍龍 8 至尊版新旗艦測試2025-08-04
- 8000mAh性能機首秀 iQOO Z10 Turbo+ 強勢登場2025-08-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深化落實強省會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國2025-09-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