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9月6日,“關心下一代 閩都科普行”福州非遺創新科普專場活動在鼓樓區三坊七巷社區舉行,通過“共建一個學堂、舉辦一場論壇、開設兩類工坊”的形式,搭建老少互學的交流平臺,讓市民感受非遺與科技融合的魅力。

    孩子們在“閩都科普共學堂”內體驗VR。

    活動現場,福州市科普協會與三坊七巷社區居民委員會簽署了共建協議,并為“閩都科普共學堂”揭牌。“閩都科普共學堂”集科普教育、文化傳承、創新實踐于一體,將借助科協和科普協會的專業力量,把先進的科學教育方法和技術創新手段引入社區,讓青少年不僅能了解坊巷的歷史,更能用科技手段去解讀、演繹和傳播非遺。

    6日,與會嘉賓圍繞推動公眾親身體驗閩都非遺技藝,深入挖掘并揭示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等,展開深度討論。孩子們則通過AR/VR非遺科技體驗活動,沉浸式感受科技賦能非遺的神奇魅力。記者看到,“科普創新工坊”設有兩類工坊,青少工坊開展的是“閩都科學童玩制作‘翻跟斗的小猴’”,銀齡學堂則是“AI短視頻創作‘坊巷里的非遺’”。

    福州市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將兩者有機結合是富有遠見的教育和創新實踐,希望“閩都科普共學堂”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傳統與科技的橋梁。(記者 劉珺/文 石美祥/攝)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以業委會為杠桿,福州這樣撬動小區自治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鹰潭市| 山阴县| 胶州市| 临夏县| 武川县| 合阳县| 谢通门县| 嵩明县| 阿拉尔市| 罗江县| 蒙城县| 武平县| 奉节县| 富锦市| 成安县| 泸溪县| 盐源县| 斗六市| 大城县| 鹰潭市| 蒙山县| 和田市| 中西区| 黔江区| 高淳县| 平阴县| 马边| 井研县| 汪清县| 任丘市| 伊金霍洛旗| 乌恰县| 闽清县| 金昌市| 姚安县| 苗栗县| 潜江市| 睢宁县| 拜泉县|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