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初夏,在福州市鼓樓第二實驗小學(銅盤中心小學)室內體育館,“銅小兵”們正在為“六一”匯演彩排,一張張笑臉洋溢著童真與朝氣,深情講述與邊海防官兵同升一面國旗的故事。

    這是全國首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之一,也是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國防特色”融入辦學歷程,體現在校園的每個角落,讓愛軍、擁軍的種子悄然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不只孩子,擁軍愛民情懷,早已鐫刻進福州人的心中,雙擁共建在榕城蔚然成風。

    日前,福州獲評全國雙擁模范城,這是福州自1992年首次獲評該榮譽之后的“十連冠”。記者深入一線,探訪福州軍民魚水情深的故事。

    擁軍優屬續新篇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1991年1月,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全國雙擁工作會議在福州召開。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賦詩《軍民情·七律》相賀:“挽住云河洗天青,閩山閩水物華新。小梅正吐黃金蕊,老榕先掬碧玉心。君馭南風冬亦暖,我臨東海情同深。難得舉城作一慶,愛我人民愛我軍。”這首詩作,刊發于當年1月13日的《福建日報》上。

    從1992年首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到如今榮獲“十連冠”,福州市始終秉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榕工作期間開創的“愛我人民愛我軍”光榮傳統。30多年來,福州還不斷拓展雙擁工作新內涵,探索雙擁新模式,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支持部隊練兵備戰,陸軍某訓練場軍地土地置換整合項目走在全軍試點單位前列,被軍委機關譽為“福建樣板、福州模式”。

    積極解決官兵“三后”(后路、后院、后代)需求。在拓寬“后路”上,軍轉干部和轉業士官全部實行“陽光安置”,按軍轉干部量化打分,拿出實際安置人數120%的崗位,按分數高低逐一擇崗。在保障“后院”上,實行對等對口調動安置,無工作隨軍家屬納入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體系予以統籌,并每月發放700元生活補助金,位居全省前列。在優育“后代”上,實現軍人子女教育100%優待入學,通過進一步探索“實驗校+”集團化辦學模式,在部隊家屬集中居住區域率先成立兩個教育集團。

    深化軍地軍民共建,開展新時代“三共”(共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共促新時代軍政軍民團結)活動,建成全國海拔最高雙擁圖書館和全國首個海上雙擁圖書館。

    李巖是鼓樓第二實驗小學一名信息科技教師,2017年隨軍來到福州,通過鼓樓區教師統招考試后,優先被安排到離愛人工作地更近的學校工作。“安置工作充分考慮我們的實際難題,讓我們很暖心。福州的雙擁政策,不僅寫在紙上,更落在實處,讓軍人無后顧之憂。”她說。

    如今,李巖在學校和老教師的幫助下,歷練成為鼓樓區骨干教師。“工作有奔頭,愛人在身邊,孩子就在自己學校上課,每天走路上下班,非常知足。”李巖說。

    該校校長林彤介紹,自學校1961年成立以來,共接收部隊軍屬就業76人,其中有3任學校校長、7位校級行政人員、2位省級榮譽獲得者、1位市級勞動模范,9人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稱號。

    軍民同心共奮進

    在福州美麗的五鳳山下,有一個由來已久的“雙擁社區”——白龍社區。這里聚集了2支駐區部隊、6個軍休所、3個干休所及其他部隊家屬院區。特殊的區位優勢讓雙擁精神和紅色傳承成為凝聚社區大家庭的重要紐帶。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同心、并肩戰斗的故事在白龍社區俯拾即是——

    一條銅盤路,見證軍民殷殷深情。30多年前,軍警民花70多天便修建了一條2.5公里的道路,使用至今。

    一面危墻改造,體現軍對民的厚愛。2019年,五鳳一巷危墻有坍塌風險,省軍區保障局隨即出資45萬多元進行改造,保障學生和家長出行安全。

    一刻鐘幸福圈,傳遞民對軍的尊崇。社區開放“雙擁食堂”,全國優待對象用餐享8折;推出“家門口”招聘會,吸納軍嫂、退役軍人就業。

    “雙擁工作更多體現在日常服務保障上,社區用心,軍民就會暖心。”鼓樓區五鳳街道白龍社區黨委書記韓會梅介紹,社區整合轄區30家軍地共建單位資源,探索打造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多方聯動、優勢互補的“軍地一件事”機制,建立“三項”清單55條,每季度召開軍地聯席會議,共商雙擁事務,共解社區難題。

    近年來,福州市圍繞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目標,首創“雙擁+退役軍人”工作法,入選退役軍人事業部“全國十大示范工作法”;在全國率先成立“黨建+雙擁”聯盟,健全完善覆蓋全市市直單位和國有企業的雙擁一體化工作體系。

    今年是福州市閩都文化藝術中心(福州市歌舞劇院)與94647部隊開展軍地共建的第40個年頭。“每年開展兩次文化進軍營活動,風雨無阻,從未間斷,持續豐富官兵精神文化生活。”福州市閩都文化藝術中心主任林姝敏說。

    截至目前,福州已實現市縣兩級“黨建+雙擁”聯盟全覆蓋,整合機關、企事業、社會組織等447家成員單位資源,共完成2個批次33項次工作任務和4個示范點的建設任務。

    “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十連冠’讓我們倍感光榮、備受鼓舞。下一步,我們將以開展‘奮勇爭先’行動為抓手,完善雙擁工作機制,優化擁軍服務體系,持續開展新時代軍民共建活動,打造更多更具影響力的‘愛我人民愛我軍’雙擁福州品牌,為強國強軍貢獻福州力量。”福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市雙擁辦主任張則銘表示。(記者 陳歡歡)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久盛電氣1年1期虧損 2021年上市募6.3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山县| 界首市| 博客| 扶沟县| 宣化县| 福州市| 偃师市| 瑞昌市| 宁海县| 屏东市| 乌什县| 巫溪县| 呈贡县| 塔城市| 利辛县| 库车县| 长治市| 秦安县| 景德镇市| 苍南县| 寿光市| 南通市| 抚顺县| 寿阳县| 阿拉善盟| 军事| 林周县| 邻水| 晋城| 沅陵县| 抚宁县| 白山市| 鄯善县| 德清县| 松桃| 阿瓦提县| 阜新市| 定州市| 普安县| 桓台县| 贡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