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清:生態式種田 呵護飲用水源

    福清東張水庫附近的生態式種植稻田。

    東南網7月29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通訊員 吳坤虹 鄭瑞芳 文/圖)前段時間,福清市東張鎮三星村的650畝水稻成熟后陸續收割。今年,這里的水稻種植不施肥、不打農藥,畝產量約為350公斤,只有往年的六七成,但卻收獲了更大的生態效益。

    與三星村水稻田毗鄰的東張水庫,是福清70萬群眾的飲用水源,也是“一閘三線”工程向平潭輸水的重要調節庫。水庫周圍的農田實行不施肥、不打藥的生態式種植,減少了農業污染源,水庫水質提升成效顯著,飲用水源更加安全。

    保護飲用水源,不能放棄種田

    收割機轟鳴,在稻浪中穿梭作業,色澤金黃、顆粒飽滿的稻谷接連裝滿運輸車……7月中旬,在東張鎮三星村的稻田里,隨處可見繁忙、喜悅的豐收圖景。

    稻田不遠處,就是碧波蕩漾的東張水庫。1958年,東張水庫建設時,主要承擔農業灌溉。如今,東張水庫升級為福清人民主要的飲用水源地,供水范圍包括18個鎮街。2023年7月起,隨著“一閘三線”工程全線通水,東張水庫又成為向平潭供水的調節庫,水生態的要求更高了。

    在東張水庫周邊,有東張鎮、鏡洋鎮的3000多畝農田。農民耕作使用的肥料、農藥,讓農田中含有富余的營養鹽,隨雨水流入水庫后,會導致水體中氮磷含量增加,成為農業污染源。

    一方面,要高標準保護飲用水源;另一方面,不能讓農田撂荒。如何取舍?

    去年,福清開展東張水庫水質提升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將農業污染源作為攻堅重點之一。結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的意見,確定了治理農業污染源新模式:啟動東張水庫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土地流轉,按照生態優先的原則,打造不施肥、不打藥試驗田,形成生態緩沖帶,減少農業污染源入庫。

    水稻產量雖下降,水庫水質提升了

    去年3月,土地流轉工作啟動,到9月底,水庫周邊2000多畝流轉土地完成交地,由福清市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和石竹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聯合開發經營。

    “按照計劃,約1000畝土地以種植水稻為主,其他地塊則根據農時和地理條件種植巨菌草、蜜本南瓜、油菜花等作物,以不施肥、不打藥的生態種田模式進行農業生產活動,旨在有效削減土地過剩的營養源,最大程度減少進入東張水庫的農業污染,從而確保群眾飲水安全。”石竹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周澤勝介紹。

    土地流轉后,不誤農時。今年3月,位于水庫周邊的已流轉農田進行了早稻插秧。其中,東張鎮三星村種植了650畝早稻,作為不施肥、不打藥的試驗田。在鏡洋鎮墩頭村,根據農業專家建議,約78畝生態試驗田栽種了易于管理、吸肥能力強的紅薯等農作物,削減原有土地的過剩肥力。

    7月初以來,三星村試驗田的早稻陸續完成了收割,平均畝產為350公斤左右,產量比往年明顯下降。福建省農科院資源環境與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鐘佃作了估算:“跟傳統的栽培相比,產量會減少40%左右。產量雖然減少了,但是整個東張水庫庫區的農業面源污染卻得到控制。”

    經濟賬虧了,生態賬卻賺了。據了解,經過一年努力,東張水庫周邊試驗田土壤全氮總量削減了約3.9%,全磷總量削減了約10.6%。東張水庫水質提升成效顯著,與2022年相比,2024年1—5月污染物監測指標中,氨氮同比下降了47.4%,藻密度同比下降了30.4%。

    農民可賺兩份錢,生態效益能長久

    生態式種田,將原來是污染源的農田變成了生態屏障。然而,農作物產量降低,農民心里一時難以接受,如何獲得他們的長久支持?

    為最大程度保障農戶權益,福清將土地流轉費用高標準定為每畝每年1100元。此外,就近聘請當地有經驗的農戶,負責生態試驗田的種植。東張鎮三星村村民陳家熙就是其中一員。

    “每天還是在這些田里忙活,種田方法變了,收入也提高了。”陳家熙說,除了土地流轉的收入,他一天還有160元工資,賺了兩份錢?,F在,三星村有20多名像陳家熙這樣的農戶,在生態試驗田里打零工、領工資。

    鏡洋鎮墩頭村村干部吳文寶介紹,該村先行種植的78畝生態試驗田,平時固定聘請2名村民耕種,每月工資4500多元;農忙期間需要臨時聘請10多名村民,每人每天工資160元。全村共流轉290多畝土地,按照這一模式,村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婦女都有機會到田里“掙工資”。

    如今,全過程禁肥禁藥的生態試驗田,為發展高附加值生態農業奠定了良好基礎。據介紹,三星村第一批種植的生態水稻,因為采用綠色、生態的方式,稻谷品質更優,稻香撲鼻,廣受市場歡迎。截至目前,稻谷已全部被企業認購。

    “生態式種田的多樣化收入,生態農產品的高附加值,預計將吸引更多農戶加入土地流轉行列,成為水庫生態環境的守護人,共同呵護飲用水源。”周澤勝表示。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皇岛市| 盐池县| 潼南县| 乌拉特前旗| 佳木斯市| 响水县| 黎川县| 镇平县| 长丰县| 平南县| 兴国县| 通渭县| 维西| 广水市| 天全县| 巍山| 灯塔市| 罗源县| 文水县| 手机| 怀安县| 宝坻区| 北流市| 镇康县| 铁力市| 墨玉县| 谷城县| 新龙县| 台前县| 临武县| 基隆市| 徐汇区| 滨海县| 太仓市| 尉氏县| 武邑县| 古交市| 施秉县| 乌审旗| 衡东县| 睢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