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六大特色園區產值占福清農業總產值95%——

    工業思維做農業 打好振興“組合拳”

    鰻鱺養殖、冷鏈運輸、肉品加工……攤開福清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圖,一條自西向東的產業帶橫跨五個鄉鎮,讓鰻魚實現從活鰻到烤鰻的蛻變。

    “我們把工業思維運用到農業產業當中,建設農業園區,實行標準化養殖,借助產業鏈實現一條龍加工,打響品牌,提高附加值,向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邁進。”福清市鄉村振興發展中心負責人陳輝說。

    近年來,福清按照福建省福州市部署,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打好園區平臺、特色品牌、融合發展、要素保障等產業振興“組合拳”,培育了枇杷、生豬、蛋禽、花蛤、鰻鱺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六大特色園區,2023年實現產值22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95%,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產業支撐。

    標準化集約化建設

    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這里豬比人嬌貴,工作人員以外的人都不準進豬圈。”在福清的福建省星源農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王婷婷指著監控室里的大屏幕對記者說,“想了解生豬養殖情況,看大屏更清晰。”

    屏幕監控中,豬舍的墻上裝著一排水簾和負壓通風設備,二氧化碳、氨氮、硫化氫、溫度、濕度等各類環境監測傳感器,實時采集數據,同時結合季節、豬種等,形成有效的豬舍環境信息調控程序。

    “我們將數字化、智能化貫穿到養殖的每一個環節,探索出高品質、標準化的生豬養殖之路。”王婷婷說,在這樣的路徑指引下,經產母豬每胎次平均產仔數由11.1頭提升至13.6頭,年產胎次由2.01提升至2.33,配種率由87.6%提升至95%,平均每年在省內可出欄10萬多頭優質生豬。

    借鑒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理念,福清以科技為載體,系統推進農業園區道路、水渠、電網、庫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發展承載水平,鰻鱺、生豬產業園入選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福清還尤其注重推進農田整治,緊扣“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宜機耕”,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行動,現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2.9萬畝,占耕地面積25.6%。

    作為“大后方”,福清在資金方面,探索“向上爭取、財政撥補、銀行融資、鎮村自籌”等多元化融資渠道,用好債券、保險等“金融工具箱”,為農業發展籌集資金72億元。在人才方面,完善農業人才引進等政策措施,引進農業人才70多人,選任260多名科技特派員,服務保障鄉村產業振興。

    找點連線擴面

    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示范區

    “吃福清花蛤,泡海水溫泉!”這個端午假期,福清三山鎮打出的這個文旅口號響亮而誘人,吸引了不少游客。

    憑借“全國唯一大水體花蛤人工育苗”獨特產業以及東龍灣高品質海水溫泉等特色資源,當地通過“小花蛤、大產業,小溫泉、大健康”的發展思路,著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手打造全國最大的花蛤育苗基地、產業交易平臺,一手建設地熱溫泉梯級綜合開發為基礎的生態、宜居宜業特色小鎮。

    “找準農村特色資源作為著力點,串聯起相關產業,擴大產業輻射面,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三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才能增強鎮村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放眼整個福清,“點”“線”“面”的思路同樣奏效——

    在“點”上,注重強龍頭,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實施天馬現代漁業等61個重點項目,培育福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91家。

    在“線”上,注重鑄鏈條,借鑒工業產業鏈運作模式,推動形成以糧油作物等為主導的種植業,以生豬養殖等為主導的畜牧業,以白對蝦養殖等為主導的水產業,2023年三大農業主導產業產值達19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80%。

    在“面”上,注重促融合,緊扣“接二連三”,依托中印尼“兩國雙園”平臺,培育御冠食品等重點加工企業,形成了烤鰻、對蝦等優勢加工業;同步發展龍高商貿新城、特色街區、跨境電商等鄉村商貿服務業,培育露營、海水溫泉、太空艙等農文旅經濟,帶動鄉村群眾增收致富。

    強特色育品牌

    擁有6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從田間地頭走向全國各地,從批發市場走進直播平臺……“五一”假期,在閩江之心,福清市一都鎮將枇杷品牌發展壯大的心路歷程一并展現。

    作為省內枇杷三大主產區核心區之一,當地在勤練內功,做好品種改良,提升種植技術的同時,連續7年與福州日報社聯動舉辦枇杷節,擦亮“一都枇杷”金字招牌,擴大影響力。

    “我們從種植中跳出來,促進枇杷文化交流,挖掘枇杷周邊價值,凝聚從業者合力,多做一些,就能收獲更多。”一都鎮黨委書記俞強說,騰出一些手,做強品牌,就能看到產業后勁。

    在福清,很多產業都在努力探尋品牌價值躍升路徑。圍繞做精“一條鰻”,福清依托上逕鎮等的約2萬畝土地,建設集苗種培育、成魚養殖、精深加工、冷鏈物流等于一體“世界鰻谷”,打造全國最大鰻魚養殖基地,2023年鰻魚產量3.8萬噸,實現產值30.4億元。

    圍繞榨干“一粒果”,福清以一都枇杷為核心,發展枇杷膏、枇杷酒、枇杷汁等精深加工業,打造全國知名枇杷農業基地,2022年一都枇杷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圍繞育好“一只蛤”,福清建設集蛤苗繁育、花蛤銷售、蛤精調味品加工等于一體產業體系,打造全國最大花蛤育苗基地,去年花蛤及其加工產值25億元,常年穩居全國第一。

    圍繞專注“一枚蛋”,福清以光陽蛋業為示范,實行自動化養殖等模式,打造全國最大蛋品生產出口基地,2022年光陽蛋業獲評“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另外福清還培育了東張蜜柚、漁溪龍眼、高山羊等品牌,全市現有6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福清市現有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村30個,在福州縣區中數量最多,這離不開產業的帶動力。”福清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定不移走好鄉村富民特色產業發展之路,加快構建鄉村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以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鄉村高水平振興。(記者 錢嘉宜)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姜堰市| 济南市| 鲁甸县| 成都市| 三亚市| 汉川市| 泊头市| 台东市| 武功县| 岑溪市| 阿瓦提县| 越西县| 五大连池市| 连云港市| 阳春市| 松阳县| 崇阳县| 台南市| 沙田区| 河西区| 高雄县| 阳原县| 蓝田县| 通海县| 安义县| 大余县| 灵台县| 府谷县| 青川县| 镇康县| 衢州市| 越西县| 礼泉县| 哈尔滨市| 泸州市| 盐津县| 县级市| 西安市| 汝南县| 永安市|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