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近日,高校教師高展澍與長樂區收藏協會鑒賞委員會主任劉文平,根據當地人指引,在長樂千年古剎龍泉寺后山,發現巨幅摩崖石刻佛像。從體量來看,該摩崖佛像堪稱“長樂唯一、福建罕有”。

    長樂龍泉寺后山現巨幅摩崖佛像 鑿刻年代存爭議

    經描摹處理的摩崖佛像照片。

    巨幅摩崖佛像藏于密林深處,刻于一塊巨石表面。由于年代久遠,巖石風化較為嚴重,石頭表面的鑿痕已不清晰,若不細察,很難發現刻于石表的佛像。

    高展澍與劉文平細致觀察發現,佛像為陰刻,由佛坐像與3層蓮花座組成,整體高2.65米、寬1.4米。佛像特征鮮明,頭頂肉髻,雙眼微睜,雙耳垂肩,雙手合十,雙腿箕踞,服飾為內襯僧袛支、外加右肩固定式袈裟,衣袖自然下垂,盡顯莊嚴。其下的蓮花座為覆仰蓮造型,細節豐富,體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

    高展澍認為,如此巨幅的摩崖佛像,在長樂尚未發現第二處,在省內也比較罕見,堪稱“長樂唯一、福建罕有”。

    長樂龍泉寺后山現巨幅摩崖佛像 鑿刻年代存爭議

    摩崖佛像的自然面貌。

    關于佛像的年代,高展澍推斷其可能鑿于南北朝末期,距今約1400年。他指出,佛像的面部特征、服飾風格及蓮花座造型均符合南北朝晚期的特點。

    北京一名文博專家提出不同意見。他根據高展澍提供的照片,判斷佛像可能出自明末清初,是南北工匠技藝融合的產物。他認為,佛像有著明顯的明末清初南北雜糅風格,推測是清軍入關后,北方工匠逃難至長樂后為龍泉寺所作。

    值得一提的是,巨幅摩崖佛像所在地離龍泉寺不遠。據《龍泉寺志》記載,該寺始建于南朝梁承圣年間,是禪宗大師百丈懷海的出生地與出家地。懷海禪師在此創立了《百丈清規》,對后世佛教寺院管理產生了深遠影響,龍泉寺也因此成為禪宗的重要道場。

    據了解,福州烏山、鼓山、城門山等處都有摩崖造像,但長樂這處摩崖造像體量之大較為罕有,無論該佛像鑿于南北朝還是明末清初,都具有重大的文物價值。(記者 徐文宇/文 受訪者供圖)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漳州文旅消費活力足人氣旺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阳| 延川县| 登封市| 中西区| 桐城市| 正宁县| 防城港市| 游戏| 寿阳县| 会昌县| 赤水市| 曲周县| 琼结县| 澳门| 新乡市| 杭锦旗| 长治县| 海淀区| 郁南县| 大连市| 毕节市| 鲁甸县| 嘉峪关市| 盖州市| 平陆县| 和政县| 聊城市| 河曲县| 义乌市| 布拖县| 淄博市| 迁西县| 平果县| 福泉市| 塘沽区| 涿鹿县| 红安县| 安陆市| 酒泉市| 余干县|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