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首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花落福州,“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是福州獲獎的一大亮點。

    近年來,福州大力推進打造低碳可持續發展社區,通過“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長者食堂+學堂”,適老化、適兒化和無障礙設施改造等舉措,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其中,若干模式是全國首創或在全國推廣,形成的“福州經驗”“福州樣板”多次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重要媒體宣傳報道。一幅幅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幸福“加碼”的民生新圖景,在有福之州大地上鋪展開來。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圈”出幸福生活

    1日一早,家住鼓樓區鳳湖社區的黃依姆下樓過了條斑馬線,就買到一拖車做飯食材和水果。她表示,居住地周邊各類生活配套設施完善,“在家門口就能解決買菜、吃飯、上學、看病等日常生活所需,真是太方便了”。

    2021年10月,福州入選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打造居民步行15分鐘內就能滿足日常生活消費需求的多業態商圈。年初以來,鼓樓區在此基礎上打造了25個集“醫、食、托、行、業、購、健、學、養、情”于一體的“一刻鐘幸福圈”,服務功能更強大。鳳湖社區的“一刻鐘幸福圈”以鳳湖新城二區為圓心,惠及居民3.3萬人。

    到鳳湖新城二區走走,可見周邊商家鱗次櫛比,便利店、超市、餐館、五金店、理發店、銀行網點等基本保障類業態一應俱全,此外不乏藥店、足浴、推拿、診所等醫療保健類業態。

    鳳湖社區居委會還因地制宜,利用小區內約1000平方米的架空層,為居民打造了長者食堂+學堂、多功能活動中心、少兒托管和興趣班、“健康小屋”等。“這么美好的生活環境,我過去可想不到。”黃依姆笑著說。

    目前,鳳湖社區已列入全國106個“完整社區”建設名單,將先行先試,成為社區發展范例。

    福州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也正在向全市推廣,以“缺什么補什么”“弱什么強什么”為建設理念,力爭在2025年底以前讓全市80%以上的社區實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覆蓋。

    吃食堂上學堂

    老少生活喜洋洋

    “民以食為天,小食堂也能連著大民生。”這是家住鼓樓區大凰山社區81歲的王依姆在長者食堂解決“吃飯難”問題時感受最深的一句話。以前一周不出門,三餐隨便吃的老太太,隨著今年2月大凰山長者食堂的開張而有了自己的“飯圈”,找到了同樣熱愛跳舞的朋友,豐富了老年生活。

    在福州,像王依姆這樣“從胃暖到心”的空巢老人還有很多。目前,福州全市已建成長者食堂510家,實現五城區、長樂區三個街道社區全覆蓋。60周歲以上老年人辦理一張名為“銀齡福卡”的專用飯卡,即可享受老年人優惠價,“一葷、一半葷、一素、一湯、一飯”,只需10元。同樣的飯菜,對非長者需要15元。不過,由于長者食堂明亮衛生、飯菜營養可口,還是得到不少年輕人和企業團體的青睞。

    本周一中午,記者走訪大凰山長者食堂,見到前來用餐的市民絡繹不絕。“95后”省環保志愿者協會工作人員勾先生來附近辦事,沒錯過再體驗一把長者食堂。他說:“我有路過就會來,這里的許多老人對我來說都是熟臉了。”

    據了解,由于在非長者人群中熱銷帶來微利,能貼補長者餐的公益付出,目前大凰山長者食堂已實現自負盈虧,快速進入了可持續運轉和發展,成為長者食堂的典型樣本。

    兩年來,福州還在全國首創“長者食堂+學堂”養老服務品牌,引入省、市、區老年大學資源,開設“空中教室”和“線下課堂”,滿足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截至今年5月,超八成長者食堂已嵌入學堂功能。

    記者在大凰山長者食堂看到,食堂的隔壁就是學堂。擺在學堂多功能活動室門口的時間表顯示,預約來這里上課或排練的文娛隊伍真不少,有太極拳隊、街舞隊、廣場舞隊、民樂演奏隊等。“早上來排練,中午順便吃個飯,不知道有多開心!”王依姆說,退休多年后重拾舞蹈,幫她找回了自信和精神頭,養老變成了享老。

    據介紹,福州打造滿足不同年齡需求的智慧友好之城,服務涉及的不只有老年人。

    以大凰山社區為例,今年9月開學以來,社區提供免費場地,引入第三方托管機構,向家長推出低償的學齡期兒童接送、兩餐和托管服務,為不少雙職工家庭減輕了負擔,周末還開設象棋、樂器等興趣班。

    幸福“圈”住“一老一少”,讓幸福漣漪層層蕩漾。

    居家適老化改造

    失能老人“不掉隊”

    “以人為本”“不讓一人一地掉隊”,這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新城市議程》中倡導的理念。

    福州在可持續發展建設中,不忘關注困難群體,積極在社區、公園、學校、醫院等公共空間開展適老化、適兒化、無障礙設施改造。地面防滑、道路扶手、公廁坡道……近年來,人們不經意間就能從城市建設的許多細節上感受到來自福州大家庭的關愛。

    這樣的關愛,延伸到失能、半失能老人家中。隨著福州新一輪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的不斷推進,更多困難老人得到居家適老化改造的扶助,讓自己與醫護人員建立起定期聯系、隨時聯系,不再是“信息孤島”,在家也能安享晚年。

    本周二下午,記者跟隨長青養老集團工作人員,到93歲困難老人林依姆家中探望。林依姆住在晉安區磐石佳園小區,兩次骨折后長期臥床引起肌肉萎縮,目前接近于完全失能,家中只有保姆陪伴。去年,老人的子女提交申請后,長青養老集團作為第三方服務機構,受晉安區民政局委托,派遣工作人員入戶為老人免費安裝了全新護理床、衛生間扶手,以及實時對講的智慧化養老服務平臺終端。

    這個終端類似平板電腦,具備遠程看診、護理監控、健康講堂、預約掛號、緊急呼叫等功能,還能播放音樂和電視節目。困難老人或陪護人員通過點擊屏幕上的按鍵或語音遙控,就能與養老機構的客服或醫護人員視頻通話,應對老人突發的健康問題。養老機構人員會每周三次主動與老人視頻,并且每周一次定期上門為老人提供修剪指甲、洗浴、量血壓等照護和基本診療服務。

    自2020年相關項目啟動至今,福州市民政局已為全市6168戶困難老人提供了政府購買的居家適老化改造。

    據了解,通過數字化建設,目前市民政局通過福州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簡稱“e福養”)的智慧大屏,可隨時查看實時實地情況,對養老服務機構入戶或在機構內提供養老服務進行流程監管。目前,平臺已覆蓋3146個養老服務設施。(記者 朱丹華/文 池遠/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匯通達網絡推動國補“下鄉進鎮” 助力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津县| 沛县| 江陵县| 山丹县| 富裕县| 庆云县| 裕民县| 澄江县| 开化县| 沧州市| 合川市| 汾西县| 新兴县| 阿克陶县| 卓资县| 托克托县| 枣庄市| 溧阳市| 依兰县| 时尚| 金山区| 南雄市| 西丰县| 亚东县| 晋城| 华宁县| 宝坻区| 广灵县| 湖口县| 汕尾市| 德兴市| 灵台县| 哈尔滨市| 霍邱县| 南开区| 炎陵县| 前郭尔| 磐石市| 三原县| 道真|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