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我國實施全域治水方略的先行城市之一。30多年來,福州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持續高效推進全域治水工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今年,市委作出推進全域治水、建設更加美好海濱山水城市的決策部署。市人大常委會主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決定在開展全域治水立法工作的同時,首次結合立法開展專題詢問,力求通過立法監督組合拳,為建設山清、水秀、城美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增添動力。
廣聚民智讓專詢更接地氣
全域治水的題很大,涵蓋七大行動、七大體系。要有的放矢地“問”,前期準備工作量是巨大的。
據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年初市人代會期間收到關于開展全域治水立法的議案后,經向市委請示,市人大常委會決定創新性打出“立法+專詢”的組合拳,為助力海濱山水城市建設營造更好法治環境。
4月下旬起,密集開展調研工作、聽取市縣兩級政府工作匯報、召開政策解讀會、座談會……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兵分四路,前往相關部門和12個縣(市)區開展調研,為高質量開展專題詢問做足準備工作。同時主動通過代表履職平臺、代表行業聯絡站、福州日報、福州新聞網、福州人大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布信息、設置議程,廣泛征集人大代表、專家學者和公眾建議,讓專題詢問更顯民意、更接地氣。據統計,至5日上午10時,專題詢問直播頁面訪問量突破9萬,先后共812名網友參與留言。
專詢“火辣”開考
一心只為百姓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圍繞全域治水,本次專題詢問會歷時2小時,在9萬余名網友的見證和互動下“火辣”開考。14個問題以“面對面問答”的方式進行,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向市直相關部門單位、市屬企業及縣(市)區政府負責人拋出犀利的提問和追問,既亮曬了政府工作成效,更督促政府增強做好全域治水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讓榕城因水更富裕更美麗,讓百姓因水更健康更幸福。
讓農村群眾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吳菁關注的是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尤其關心山區海島偏遠地區群眾能否安全飲水。
市水利局局長張麒蟄表示,我們現在水源安全,喝水、喝好水沒問題,農村群眾同樣可享此福利。典型項目如“一閘三線”及正在謀劃的“一庫三線”,都是為了實現群眾從“有水喝”到“喝好水”的生活品質提升。
他還說,為解決農村飲水問題,市里將組建縣級水務企業,通過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城鄉供水設施,全面提升農村供水的水平。對偏遠山區管網通不了、改用其他自備水源的,也要同標準、同水質、同管理、同服務監管。
加強聯排聯調
解決短時強降雨造成的內澇
“雖然福州市已建立聯排聯調系統,但受極端天氣影響,短時強降雨頻發,仍不時造成內澇。如何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張修強問。
市聯排聯調中心主任高尚表示,聯排聯調中心成立后經歷了11個臺風及上百場短時強降雨的考驗。“我們聯合氣象、交警、城管等多部門形成合力,同時建立了長效機制,在暴雨來臨前,通過預排預泄、提前布防、科學調度,確保內河湖的水位始終處在警戒水位以下。”他還說,城區建立了11個道班點,形成二環內半小時,二環外一小時的響應機制。城區22個下穿通道也進行了標準化改造。今年將繼續完成100處路面快排通道和500處雨水收水口改造。
持續推進深海養殖
“百臺萬噸”項目建設
“近期福州市第11個深遠海養殖平臺下水。我想知道,我們采取了哪些措施持續推進‘百臺萬噸’項目建設?如何保持深遠海養殖的品質優勢和平臺養殖效益?”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陳英偉問。
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童桂榮說,福州深遠海養殖量占全國11%,走在全國前列。下一步要修訂深遠海養殖規劃,重點解決哪里養、養什么、用什么裝備養的問題,還要加強質量監控、推動近海差異化養殖等。計劃打造全產業鏈,加強水產加工預制菜、冷鏈銷售平臺等產業發展,組建深遠海養殖中心,實現深遠海養殖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
帶旺閩江游內河游
讓水更顯文化底蘊
圍繞閩江游、內河游等以文活水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周孫熙和陳京香分別提問。
回應“閩江游”整體規模不大、游船航線單一的問題,市交通局局長蔡文說,福州市已在閩江范圍內規劃了28個旅游碼頭,都與周邊旅游景點相結合,近期重點建設5個碼頭,還策劃了包括一日游和特色游的三江口航線。“去年底完成蒼霞、煙臺山碼頭建設,今年初開通對渡游船航線,預計在國慶節建成投用興順、下洋碼頭。”
回應提升游船品質的問題,蔡文說,今年古厝集團純電動“茉莉號”游船將在國慶前投入運營,212客位的純電動新能源船舶“閩江會客廳”號也將在年底完工交付。今后計劃每年都投入1到2艘純電動游船。
回應陳京香委員提出的打響“福舟悠游”內河游品牌有關問題,市水務集團董事長陳宏景表示,自2020年至今,福州市已開發了8條內河游航線,客流量達12萬人次。下半年將新增開發瀛洲河、瓊東河、打鐵港等6條航線,預計到今年年底累計通航里程達到57.3公里,到2025年,計劃通航里程達到100公里。還要創新游船船型,目前已結合福州市傳統的福船元素設計出了獨具福州特色的微動力龍舟。“下半年將策劃舉辦各類內河游活動10多場,包括水上競技賽、龍舟賽、親子研學等。”
持續提升
“中國溫泉之都”知名度
“福州溫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請問福州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促進溫泉產業發展和溫泉文化推廣?如何進一步推動‘福泉金湯’品牌提升?”羅明煒委員問。
市水務集團董事長陳宏景回答說,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了《福州市地下熱水(溫泉)管理辦法》,《福州市地下熱水(溫泉)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也已于今年5月印發,加上去年實施的《福州城區溫泉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專項規劃》,為福州市溫泉文化發展提供了規劃保障。“我們還加強溫泉基礎設施的建設,去年我們完成長樂溫泉站房和螺洲溫泉(泵站)水廠建設,每天新增6700噸溫泉供應能力。源脈溫泉園升級改造后,今年上半年累計接待游客達5.1萬人次。”
陳宏景說,目前正在集中打造溫泉文化交流中心、溫泉水街、溫泉水樂園這三個項目,預計今年底到明年底將陸續開業,每年可接待游客100萬人。
接下來,市人大常委會將持續跟蹤監督,推進應詢單位答復和承諾事項落實到位,并將于10月下旬再次組織專題詢問檢驗工作成效,于明年對相關工作成果進行滿意度測評,以不間斷的剛性監督推動全域治水工作提質增效。
“數”說全域治水七大行動
市政府副市長林治良說,《關于推進全域治水建設更加美好海濱山水城市的實施意見》圍繞實施七大行動、構建七大體系,謀劃了全域治水三年行動方案及后續中遠期工作。相關清單已生成178個項目,總投資約195.3億元。
強基寧水:推動福州市城區排水防澇應急處置效率提高50%
集約用水:“一閘三線”工程福州段全線貫通,受益人口達580萬人
控源清水: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以文活水:打造“福舟”悠游及內河旅游精品線路17條
產業興水:建成5個境外遠洋漁業綜合基地,數量和規模全國第一
數字管水:構建“兩中心、一張圖、兩平臺”智慧水利支撐體系
護河愛水:成立民間河長隊195支,解決河湖問題2058個
(記者 李白蕾)
責任編輯:趙睿
- 一團伙虛假“直播帶貨培訓”詐騙600萬元 已被晉安警方搗毀2023-07-05
- 愛吃海鮮配啤酒 福州一男子痛風發作手上長滿“石疙瘩”2023-07-05
- 福州烏山歷史風貌區:榕城夏日美2023-07-05
- 文旅項目提檔升級 看有福之州這樣加速“出圈”2023-07-05
- 跨國尋親30年 哈薩克斯坦女子終于找到中國親人2023-07-05
- 福州移動數據中心加速邁向“智”冷2023-07-05
- 立法破解難題 福州老舊小區糞臭頑疾有望根治2023-07-05
- 福州在全國率先啟動住宅小區化糞池管理地方立法工作2023-07-05
- 臺灣老伯福州夜市賣寶島小吃2023-07-05
- 事關五城區小學招生!福州市教育局重要提示2023-07-0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移動數據中心加速邁向“智”冷2023-07-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