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街道上的暑氣還未完全褪去,火車站商貿城旁的“八閩美食第一站”特色夜市已熱鬧起來,六旬臺胞攤主林麗澤正忙著準備食材。這個販賣臺灣臭豆腐的小攤位對他來說,是延續15年前餐飲情懷的“新起點”。
2008年,林麗澤來到福州創業,開始嘗試做餐飲生意。他輾轉幾個地方,嘗試過不同品類,但因為各種原因,餐廳都沒有支撐下去,于是他和伙伴們也放下了這個念頭。
然而,舍不得離開福州的他,索性長住在這里。“我很喜歡這里的生活和朋友。”林麗澤說,如今他生活在臺胞公寓,在家里做點美食,邀請鄰里來吃一吃,和不同的人打打交道,生活也十分快樂。
兩個月前,他受到夜市主辦方的邀請,又召集了當年的大陸伙伴,重新開啟了當年的餐飲事業。“臺灣臭豆腐來自大陸,現在是臺灣最親民的小吃之一,之所以堅持這份情懷,是希望大陸民眾也能嘗到地道的臺灣味道。”林麗澤說,“兩岸美食一本同源,把臺灣味道帶回大陸,就像把孩子帶回家。”
“做餐飲最重要的就是食材新鮮,我不想掙快錢,已經在福州十幾年了,我有耐心。”林麗澤說,在臺灣,夜市已有百年歷史,留下來的攤點都經過市場的優勝劣汰,甚至許多攤販是家族傳承、世代經營,口味品質有保障,才形成如今這樣著名的臺灣夜市文化。
“福州發展‘夜色經濟’,我認為是非常好的政策,未來可以成為長期業態。”在林麗澤看來,臺灣夜市文化已經非常成熟,形成了一種地攤經濟,實實在在地帶動了就業增長,這些經驗可以被大陸的夜市所借鑒,兩岸都應該用心將“夜市文化”發揚光大。
現在,這家小小的攤點成了在榕臺胞的“聯絡站”。閑暇之余,許多臺胞都會來到林麗澤的攤點,點上一份臭豆腐,喝著臺灣啤酒嘮嘮家常。大家聊天中最多的話題就是大陸各級政府對于臺胞的關照。
“這幾年,臺胞不僅在福州做到了安居,也實現了樂業。”林麗澤說,臺胞在福州可以享受公租房的優惠政策,隨著夜色經濟的發展,相信會有很多臺灣青年愿意來大陸發展創業。
記者離開時,林麗澤的手機里又彈出了一條來自臺胞公寓鄰居的消息:“林老師,回來時幫我帶兩份煮臭豆腐,一份炸臭豆腐,謝謝!”(記者 唐蔚嬙)
責任編輯:趙睿
- 事關五城區小學招生!福州市教育局重要提示2023-07-05
- 福州將全域治水措施制度化法治化 相關法規提交初審2023-07-05
- 福州今年68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已提前完成8件2023-07-05
- 福州氣溫直沖40℃ 本月下旬可能有臺風影響福建2023-07-05
- 福州疾控:預防猴痘要注意這幾點2023-07-05
- “一張圖”作戰“一張網”監管 福州環境污染治理無盲區2023-07-05
- 福州“揚帆計劃”啟動 萬個實習崗位等你來2023-07-05
- 日本沖繩知事反對“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論調 臺外事部門急回應“不代表日方立場”2023-07-04
- 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最大公約數2023-07-04
- 涌泉寺的閩臺法緣2023-07-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南街街道開展 “七一”系列活動2023-07-05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