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州新聞網11月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梁凱鴻/文 受訪者供圖)葡萄比蘋果還大,西瓜成為棱形、方形……隨著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團隊取得新突破,這樣的未來農業將“變現”,不僅能培育出更多賞心悅目、新奇有趣的瓜果蔬菜,還能在播種面積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促進產量增加。

    記者3日從省科技廳獲悉,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團隊在全球率先解析植物生長素促進細胞生長作用機理,為半個世紀以來一直未解的世界性科學難題——“酸性生長假說”提供直接理論依據,是植物生長素領域十分重要的突破。10月27日,這一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上。

    該研究主要完成者、福建農林大學林文偉博士介紹,生長素是植物中最早發現、最重要的激素,幾乎參與了植物所有的生長發育過程以及對復雜環境的適應過程,因其促進生長而被命名。就像人能長個頭一樣,植物能生長首先要讓細胞伸長。但植物細胞包埋在堅固的細胞壁中,要擴展和伸長,先要讓細胞壁變柔軟,而細胞胞內膨壓才能驅動細胞伸長。

    “我們研究發現,當生長素出現時,會被細胞壁上的TMK蛋白激酶感知,然后激活一系列的相關蛋白,導致細胞外面變得更酸,細胞壁變得柔軟,最后細胞才得以伸長。”林文偉說。

    據介紹,早在19世紀初,就有研究發現生長素可調控植物生長,部分依賴于調控細胞的伸長。半個世紀前,科學家根據生長素、細胞壁酸性化及細胞伸長的關聯性,提出了著名的“酸性生長理論”。然而,該理論最核心機制一直未得到解析。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攻克了這個世界級科學難題,從分子水平上解析了細胞酸化理論的核心機制。

    在現代農業,生長素被大量使用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我國登記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總量超1000個,制劑年平均銷售量超6000噸。在播種面積沒有增加的前提下,要促進農業增產,植物生長素擔當重任。

    “我們對于生長素分子機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指導培育株型合適的農作物,而株型直接關系到農作物產量的提高。”林文偉說,該理論研究還對農作物品種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簡單點說,可指導人們培育形狀多樣化的瓜果蔬菜,提高品質,滿足更多市場需求。“未來某天,我們也許可享受像蘋果一樣大的甘美多汁的葡萄,西瓜也不再只有圓形,還可以是棱形、正方形等。”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北京師范大學寧德實驗學校招聘高層次人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吉县| 县级市| 金湖县| 彭州市| 满洲里市| 宁陕县| 柳林县| 奉节县| 富民县| 铜陵市| 乐业县| 芦溪县| 望江县| 炉霍县| 封丘县| 乌鲁木齐县| 南靖县| 永仁县| 汝阳县| 莒南县| 登封市| 洪江市| 章丘市| 革吉县| 勐海县| 安陆市| 波密县| 德安县| 南宫市| 中江县| 康平县| 南丹县| 特克斯县| 华安县| 六盘水市| 洛扎县| 云霄县| 左云县| 台安县| 嘉峪关市| 冀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