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色彩艷麗、體態優美、游姿曼妙,被稱為“金鱗仙子”。福州是“中國金魚之都”,“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成為業界共識。
福州養金魚歷史悠久
福州人在五六百年前就開始養金魚。1501年,明代方志學家黃仲昭的《興化府志》記載:“金魚……近好事者自福州移來始有之。”1613年,明萬歷《福州府志》記載:“金鯽能變幻,可蓄盆中,俗稱‘盆魚’。”
福州人愛養金魚,一是因它有很強的觀賞性,人們賦予它金玉(魚)滿堂、年年有余(魚)的美好寓意;二是養金魚是休閑怡情的好方式;三是福州原來的民居多為木構建筑,人們常在天井置大缸蓄水防火,積水會生孑孓(讀jié jué,指蚊子的幼蟲),故缸內養金魚。
幾百年前,金魚通過福州經琉球傳到日本。到清代福州金魚養殖業已較興盛,清末郭柏蒼《閩產錄異》記載:“‘盆魚’即金魚,福州南臺銀湘浦業此者數十家。”
銀湘浦在今廣達路與學軍路交叉口附近。20世紀80年代,世代養金魚的林金伙和林玉華聯合村民投資建起雙豐漁場,金魚養殖方式由盆養發展到水泥池飼養,金魚出口國外。20世紀90年代,這一帶拆遷。
1952年, “屏麓山莊”金魚世家主人鄒鼎捐的5000多尾珍貴金魚“游”入西湖,其子鄒恒、鄒穆被招養金魚。20世紀八九十年代,西湖金魚發展到動物園和市園林局花木公司西湖“金鱗小苑”、新店琯路兩個漁場,漁場由葉其昌承包,金魚銷往國內外。2010年,市區最后一個漁場即琯路漁場拆遷。
福州金魚品種多、品質好
福州養金魚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福州平均氣溫20℃左右,溫暖濕潤,四季可養金魚;閩江水系水源豐沛,水質柔和潔凈,金魚場基本設在河邊、溪邊,天然餌料充足;歷代有養殖經驗豐富的匠人。
福州金魚以品種多、品質好聞名遐邇,“個大、型美、色艷”是其特色。福州金魚常見品種有80多個品系,傳統的有福壽、琉金、虎頭(壽星)、紅獅頭、花獅頭、珍珠、鶴頂紅、蝶尾、高頭球、望天球、龍睛球等。各個漁場主打的福壽,體型健碩,頭瘤飽滿,尾柄粗壯,色彩豐富,有二三十種,深受國內外魚友青睞,一尾曾拍出9.6萬元。福壽是20世紀80年代香港東海水族公司老板陳鎮平從日本拍回蘭壽(日壽)交由西湖漁場繁殖,1988年由葉其昌培育成功,葉氏成為“中國蘭壽鼻祖”。
目前福州金魚養殖企業有70多家,主要分布在閩侯南通十八重溪、荊溪關中村和高新區南嶼、長樂漳港、閩清東橋等地,養殖面積2000多畝,年銷售高品質金魚1500多萬尾,是國內最大的精品金魚出口基地。國內金魚比賽獎項一半以上被福州摘取。
閩侯計劃建設休閑漁業示范基地
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福州金魚產業發展。2016年,在市海洋與漁業局和市民政局共同推進下,福州市金魚行業協會成立;2014年起,每年漁博會·漁業周都配套舉辦金魚文化節;2018年起,“金魚神州行”連續兩年巡展,并在漁業周期間舉辦第一屆中國(福州)世界金魚大賽;2019年和2020年,市政府兩次出臺《關于加快金魚產業發展六條措施》,大力扶持金魚產業發展。
2013年,福州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金魚之都”稱號,福州金魚躋身“福建十大漁業品牌”。
閩侯縣是“中國金魚之鄉”。“十四五”期間,該縣計劃在荊溪鎮關源里建設以金魚為主題的集養殖生產、農事體驗、科普教育、觀光旅游為一體的休閑漁業示范基地。目前,關中村養殖基地已具備開放條件,可供游人賞魚、購魚、科普、觀光。游人還可在歸農書院、故鄉農場、農業生態觀光園等地進行鄉村體驗游,到周邊三疊井森林公園、天龍將軍山、龍臺山生態園等地游玩。
在市區,三坊七巷中的塔巷有全國首家金魚博物館——國潮金魚博物館。它是非遺展示與科普研學基地、非遺傳承保護單位,名譽館長葉其昌是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非遺傳承人。市民在此可欣賞福州金魚,深入了解福州金魚文化。
福州晚報記者 綦芬/文 石美祥/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執法工作滿意率連續三年全省第一2021-11-04
- 福州2個司法所獲評“全國模范司法所”2021-11-04
- 福州年內已增2.5萬個停車泊位 新停車場這樣設計2021-11-04
- 《福州市“十四五”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規劃》發布2021-11-04
- 柔遠驛:福州古代“國賓館”2021-11-04
- 福州九旬老人周與燊捐獻遺體用于醫學研究2021-11-04
- 福州市執法工作滿意率連續三年全省第一2021-11-04
- 福州市召開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第一次聯席會議2021-11-04
- 福州小伙翁志丹三入火場救人 獲評福建省道德模范2021-11-04
- 福州市確定一批“十四五”科技創新重點項目2021-11-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首個10千伏分布式風電項目并網2021-1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