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迷人的灘涂風光、郁郁蔥蔥的紅樹林、車輛川流不息的羅源灣大橋……日前,記者來到羅源縣松山鎮巽嶼紅色主題公園,登高眺望,鎮內景色一覽無余。每逢周末,這個革命老區村都會迎來一車車游客觀光打卡,還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到此采風。

    回望過去,巽嶼村曾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小漁村,也是連羅革命中心區域——馬透區的鄉蘇維埃政府所在地。這片紅色的土地記載著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烽火歲月,那些動人的革命故事傳唱至今。

    憶崢嶸歲月

    深切緬懷革命先烈

    “幸福民眾歡迎革命再進攻,蘇維埃政府革命就成功……”在巽嶼村紅軍醫院舊址前,78歲的林順和老人唱起了一首流傳在村內的赤衛隊歌曲。林順和從小就在先烈革命精神的浸潤下成長,對于發生在巽嶼的革命故事感觸頗深。

    據林順和介紹,早在1930年,連羅革命領導人楊而菖和葉順連等人就在巽嶼村開展革命活動,建立秘密組織。1934年6月,工農紅軍閩東第十三獨立團參謀長楊采衡率領70名傷員在巽嶼養傷治病,并成立紅軍醫院,教村民讀書認字,傳唱革命歌曲,發展羅源灣沿海地下黨組織。一時間革命聲勢浩大,紅旗插遍周邊山區與沿海。

    “然而黨組織力量的擴大很快引發國民黨羅源團部的恐慌,對方于1934年10月26日趁夜圍剿巽嶼島。”林順和說,為了掩護北上抗日先遣隊在這里安置的紅軍傷病員和楊采衡等人順利突圍,鄉蘇維埃政府干部、赤衛隊和革命群眾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戰斗。終因敵眾我寡,巽嶼村30多座100多間房子被燒毀,120多名村民和傷員遇難……這便是駭人聽聞的“巽嶼慘案”。說到這里,林順和眼含淚光。

    傳革命基因

    紅色文化發揚光大

    為反壓迫而斗爭,為爭取民族獨立自由而奮斗,巽嶼人民付出了很多。如今硝煙已然散去,英烈事跡卻一直在這片熱土上流傳。勤勞勇敢的巽嶼人始終牢記,是先烈的英勇奉獻換來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上世紀80年代,楊采衡參謀長來到巽嶼,故地重游。當時村內經歷了墾灘造田,糧食短缺問題有了顯著改善。”林順和說,楊采衡看著巽嶼的變化百感交集,揮筆贈詩三首,并稱巽嶼為其又一“故鄉”。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變化,巽嶼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的老區人民更加感念紅色歷史,努力講好紅色故事。

    “革命精神是寶貴的歷史財富,需要我們代代傳承,發揚光大。”巽嶼村村委會主任林孝清介紹,村里去年在巽嶼山頂建設了紅色主題公園,修建了“二三”革命巽嶼紀念碑,周邊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目前,巽嶼村正在加大對革命遺址的保護力度,計劃將紅軍醫院舊址改建為革命紀念館,開展紅色文化研學活動,同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宣傳革命遺址承載的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讓紅色文化代代相傳。

    興教育陣地

    講好老區革命故事

    在白塔鄉百丈村,紅色文化綜合體正在興起;在西蘭鄉磹石村,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展示館建設如火如荼;在起步鎮潮格村,改造提升的潮格書院有望“七一”前亮相……羅源縣充分利用當地紅色資源,因地制宜打造黨史學習教育陣地。

    “羅源縣將繼續以紅色文化為載體,加大老區紅色文化宣傳力度,發揮紅色資源優勢,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講好老區故事。另外,充分發揮革命遺址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作用,讓黨史學習教育‘熱’起來、‘活’起來、‘實’起來。”羅源縣老區辦相關工作人員說。

    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通訊員 黃金彪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vivo開啟3000萬元科技助殘專項行動 賦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塘沽区| 同江市| 苗栗市| 桑日县| 育儿| 兰溪市| 新和县| 清徐县| 汉中市| 天镇县| 武清区| 苏州市| 邯郸市| 岳普湖县| 兰州市| 丰原市| 宿松县| 广元市| 龙岩市| 堆龙德庆县| 正定县| 泰来县| 曲沃县| 卓资县| 池州市| 荥经县| 正安县| 隆昌县| 明水县| 岱山县| 将乐县| 横山县| 于都县| 中牟县| 湾仔区| 弥勒县| 胶州市| 青海省| 大洼县| 乐陵市|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