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袁野、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李鎮介紹砥礪奮進“十四五”,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情況。
據張玉卓介紹,“十四五”以來,中央企業資產總額從不到70萬億元增長到超過90萬億元,利潤總額從1.9萬億元增長到2.6萬億元,年均增速分別達到7.3%和8.3%。更為重要的是,質量效率也有顯著提升,營業收入利潤率從6.2%提升到6.7%,全員勞動生產率每人每年從59.4萬元增長到81.7萬元,國有資本回報率、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都持續改善。
“應該說,在國內外環境深刻變化、困難挑戰增多的情況下,國有資產的質量更優了、‘家底’更厚了。”張玉卓說。
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來看,張玉卓稱,一方面,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力度空前,央企產業煥新行動、未來產業啟航行動、啟航企業培育工程深入實施,戰新產業領域投資年均增速超過20%,30家現代產業鏈鏈長企業積極發揮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作用,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打造了一批世界級的產業集群。另一方面,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AI+”專項行動累計布局應用場景超過800個,數字化轉型行動打造了智能工廠1854個,萬元產值能耗、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12.8%、13.9%,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正在成為中央企業的鮮明特征。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中央企業實現布局結構優化的“必選項”,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袁野補充稱,“十四五”期間,中央企業聚焦9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6個未來產業,結合企業資源稟賦,進行系統化布局,逐步積厚成勢。“十四五”以來,中央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累計投資達到8.6萬億元,比“十三五”時期有了大幅提升,在集成電路、生物技術、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在人形機器人、超導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也實現了突破,在工業母機、新材料等領域的托底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總體上呈現出“梯次拓展、合力并進”這樣一種產業發展新格局。
另外,2024年中央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營業收入突破11萬億元,近兩年營收貢獻度提升8個百分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5個領域的收入均超過萬億元,中央企業新能源累計發電并網裝機容量約占全國的一半,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占全國比例超20%,這些情況也表明新動能新優勢在加快塑造。
袁野表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久久為功。國務院國資委將以高質量編制和實施“十五五”規劃為契機,立足國家所需、產業所趨、央企所能,持續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力度,不斷提升工作質效,加快打造一批引領未來競爭的新興支柱產業,進一步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對于備受矚目的中央企業戰略性專業化重組工作,據李鎮介紹,“十四五”期間,國資央企大力推進布局優化結構調整,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以市場化方式重組了6組10家企業,新組建、設立了9家中央企業。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著眼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以系統性思維、前瞻性謀劃、創新性舉措,大力推動戰略性專業化重組整合,不斷提升國有資本的配置和運營效率,放大國有經濟的整體功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記者 杜雨萌)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央企加力布局人工智能賽道2025-08-19
- 綠潮涌動 國資央企從生態實踐到發展新途2025-08-15
- 國資央企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2025-06-30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透過“硬核”數據看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2025-09-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