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14日電 (記者 楊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成就。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在會上表示,作為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數據在推動“人工智能+”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特別是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至關重要。
劉烈宏介紹,在人工智能時代,Token(詞元)作為處理文本的最小數據單元,如同互聯網時代大家所說的“流量”。2024年初,我國日均Token的消耗量為1千億,截至今年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已經突破30萬億,1年半時間增長了300多倍,這反映了我國人工智能應用規模的快速增長。
劉烈宏強調,我國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與我國高度重視數據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我國是第一個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國家,多措并舉促進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人工智能+”行動到哪里,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和推廣就要到哪里。我國大力推動高質量數據的供給,出臺了高質量數據集建設相關文件,多部門聯合推動相關工作。
劉烈宏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已經建設高質量數據集超過3.5萬個,總體量超過了400PB(1PB可存儲約5億張2MB大小的高清照片,400PB的總量相當于中國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總量的140倍左右)。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也推動了數據交易需求的攀升,截至今年6月底,各地高質量數據集累計交易額近40億元,數據交易機構掛牌的高質量數據集總規模達到了246PB。以北京數交所為例,高質量數據集占交易總量的比例從去年的10%躍升到目前的近80%。上海、天津、安徽等地正在試點“數據語料作價入股”等新模式,引導企業將高質量數據集折算為股權投入到相關企業。同時,高質量數據集的發展需要數據標注產業的支撐,已布局了成都、沈陽、合肥等7個數據標注基地,助力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體系化布局持續推進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生物制造等重點領域數據高地。我們也將推動全社會強化數據要素價值認同,加快推進數據要素價值共創,培育‘為優質數據買單’的市場共識。”劉烈宏說。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同意七地開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2025-03-13
- 國家數據局將謀劃并組織實施一批重大項目2024-12-03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財經聚焦丨7月物價數據透出哪些積極信號?2025-08-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