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金融頻道>金融行業>互聯網金融
    分享

    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成效:“破窗效應”改善

    隨著互金行業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啟,部分平臺的“燒錢模式”難以為繼,從業機構和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逐步回歸理性。

    針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亂象叢生,國務院辦公廳于2016年10月13日發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計劃于2017年3月30日完成。作為新年第一個工作日,本輪專項整治行程過半,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整治效果又如何呢?

    “破窗效應”得以改善

    本輪專項整治對象主要是兩大類:非持牌機構違法違規開展金融業務,和持牌機構違規開展業務。前一類機構是目前市場上欺詐行為的主要源頭;后一類機構存在不符合法規要求的經營行為,但未曾得到及時制止和處罰,某種程度上集聚了金融風險。

    如果任由這兩類行為發展而不加以約束,不守規矩的做法或將大行其道,從而形成“破窗效應”,誘使后續大量合規者爭先仿效,進而破壞原有穩定的法制環境。

    因此,專項整治工作恰逢其時,通過強力手段,消除了大批不規范的小平臺。國內P2P網貸機構數量已從3000多家下降到2000家左右。公安機關查處的互聯網金融案件達到1400起,處罰人員4800名,涉案金額高達5000億元,客觀上避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落入混亂局面。

    資金集中熱度下降

    近兩年來,互聯網金融行業中的網貸平臺受到市場熱捧,引發了風險投資的追逐。風險投資的進入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從業機構增強資本實力,實現規模擴張和業務拓展。

    但是資本的過度追捧也帶來了兩個負面效應:一是風投往往只看中平臺的客戶規模而非盈利能力,導致眾多互聯網金融機構競相采取“燒錢”模式做客戶流量,對于市場定位和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卻鮮有長遠考慮;二是風險投資紛紛追捧行業排名靠前的機構,致使很多“小而美”的平臺難以獲得資本支持,不利行業良好環境的形成。

    今年以來,隨著多個風險事件的爆發和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啟,互聯網金融的熱度有所減退,部分平臺的“燒錢模式”難以為繼,從業機構和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逐步回歸理性。依照Gartner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判斷,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5年來,目前已步入去泡沫化的低谷“幻滅期”階段,此后行業將步入穩步發展階段。

    網貸行業“洗牌”來臨

    首先,網貸行業的“洗牌”或已真正來臨。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國正常運營的網貸機構共計2349家,累計問題平臺1778家;其中,拿到ICP經營許可證的只有5.73%,完成銀行資金存管、符合監管要求的平臺不足3%。客戶流量小、風控能力差、涉嫌違規的平臺要么轉型,要么出局,準入門檻的提高有效清理了市場原有亂象。

    由于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由地方金融辦負責監管,且多有地方政府背景,在合規性方面瑕疵較少,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也成為網貸平臺重要的轉型方向之一。

    其次,網絡理財得到逐步規范。隨著專向整治方案的進行,將會有一批以“財富管理”為名、實則進行網絡詐騙的不法機構被查處,諸如對“e租寶”、“財富基石”等的清查打擊就對市場產生了震懾作用。

    加之對金融產品網絡代銷行為的規范,部分持牌從業機構對資管產品進行拆分、夸大產品收益等違規行為,也將受到約束。

    至于第三方支付、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等從業機構,在規范經營的要求下,強化客戶備付金管理以應對潛在風險才是明智之舉,否則將有遭到監管部門處罰的可能。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互聯網金融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從入境消費到離境退稅 跨境服務便利化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都县| 吉水县| 黄梅县| 寿阳县| 金塔县| 巴彦淖尔市| 石泉县| 阿合奇县| 青铜峡市| 河池市| 丰顺县| 渭源县| 星子县| 北辰区| 内黄县| 舟曲县| 永安市| 时尚| 星座| 宝应县| 富民县| 西盟| 留坝县| 佛学| 祁阳县| 寻乌县| 那坡县| 华容县| 柳林县| 宁南县| 于田县| 大渡口区| 七台河市| 亚东县| 土默特左旗| 莫力| 连云港市| 文水县| 吉木乃县| 连城县|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