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習近平:我們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統一。

    這段話出自2020年9月30日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的講話。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吃的食物,都得益于大自然的饋贈,都是生物多樣性帶來的福祉。因此,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人類的生存發展無從談起。

    回顧過往,工業革命后,由于技術進步,人類很長一段時間以征服者的態度對待大自然,曾經一味地用強大技術暴力地征服自然,忘記了自身的渺小。以犧牲環境換取發展,看起來效率高,實際上是不可持續的發展。實踐證明,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近年來,我國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污染治理強力推進,綠色發展成效明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美麗中國的畫卷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在工業時代形成的對待大自然的態度,決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決不能再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發展,要有長遠的目光,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充分釋放綠色生產力,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本期特約專家:張永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劉維斯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華福證券赴閩侯林祥謙紀念館開展五四青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汀县| 鄂尔多斯市| 陇南市| 武胜县| 灵武市| 同江市| 枝江市| 砚山县| 来凤县| 无锡市| 麻城市| 绥棱县| 九台市| 澄江县| 周宁县| 南雄市| 星子县| 固原市| 墨玉县| 奉贤区| 隆林| 博客| 建水县| 永靖县| 锡林浩特市| 闵行区| 绥滨县| 陵川县| 乌鲁木齐市| 财经| 余干县| 环江| 清徐县| 潍坊市| 绥阳县| 喀喇| 合阳县| 惠来县| 固镇县| 德格县|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