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大力促進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建設

        ——《關于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解讀

    海峽網6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 劉深魁 李烈)

    在新時代新福建建設關鍵時期,我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把握其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出臺《關于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有何亮點?能發揮什么作用?

    《實施意見》起草單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充分發揮福建對臺獨特優勢和作用,加快應通盡通,推進同等待遇落細落深,推動閩臺交流合作往深里走、實里走、心里走,將有力促進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的建設,為兩岸融合發展探索新路。

    應通盡通 促進兩岸進一步融合

    意見亮點

    能動先動、能通先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推進“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

    權威解讀

    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就是要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深化閩臺優勢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對臺金融合作先行先試,增強現代服務業合作新動能,對臺農業合作持續走前頭,提升對臺貿易便利化水平,支持臺資企業創新發展。

    基礎設施聯通,就是要推進“臺海通道”項目、用好海峽海底光纜、加密閩臺海空直航聯接、加強對臺開放口岸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能源資源互通,就是要探索臺灣能源供應新路徑,維護臺灣海峽清潔和生態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加快發展風、水、氣等多種清潔能源的建設,可以發揮我省港口航運和沿海能源布局優勢,以市場化方式為臺灣提供緊缺能源,推動建立便捷經濟的供應通道。同時,在現有的兩岸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交流合作機制下,進一步開展廈金海域和環馬祖澳海域海漂物聯合處置,加大海上非法采砂聯合打擊查處力度。

    深化行業標準共通,就是要先行開展若干領域標準合作,完善標準合作的平臺。其中,繼續推進直接采認臺灣地區職業技能資格;對臺灣地區工程序列專業技術人才來閩工作的,直接確認相應職稱。

    在推進金、馬“小四通”工作中,福建省已形成了金門、馬祖“小四通”的工作方案,穩步推進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各項前期工作。2018年8月福建率先實現了向金門供水后,泉州、晉江市政府相繼成立向金門供水安全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制訂《福建向金門供水安全保障工作方案》,現正按實施方案實施水源地整治工作。截至2019年4月底,福建向金門供水累計262.2萬立方米。同時,馬祖民生供水保障工程(福建段)工程也正加快開展設計工作。

    一線聲音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臺灣研究所副所長蘇美祥:

    《實施意見》的出臺有利于加速推進閩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進一步密切閩臺之間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服務福建跨越發展,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下一階段應找準關鍵點發力,比如“加密閩臺海空直航聯接”“對重大龍頭類、示范類臺資項目優先給予用地指標保障”等,針對基礎設施、項目用地、融資需求、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等臺企發展的“關鍵點”著力。

    廈門臺協會會長吳家瑩:

    《實施意見》提出,推進研擬廈金大橋和福州連江至馬祖通橋方案;建設連江官嶺至黃岐輸水管道等,這些具體措施讓臺胞看到了福建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推進惠臺措施落實方面的決心和擔當。作為臺資企業,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參與進來,出錢出力、建言獻策,共同推動“新四通”進程。

    提升服務 將同等待遇落細落深

    意見亮點

    鼓勵臺灣人才來閩發展。提升涉臺司法服務水平。探索推進兩岸基層治理交流合作。

    權威解讀

    兩岸交流,人才先行。按照實施意見,我省將充分發揮對臺區位優勢,先行先試,將惠臺人才政策落細落深,以最大誠意、最強力度吸引臺灣人才來閩創新創業。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推進臺胞臺企同等待遇落細落深的9條舉措,包括打造宜居宜業生活環境、提供更加符合臺胞需求的社會保障、滿足臺胞子女就學需求、擴大對臺招生規模、擴大招聘臺灣教師來閩執教等。這些舉措涵蓋臺胞來閩學習、創業、就業、生活可能遇到的一系列現實問題,適時回應了臺胞的關切,進一步推進了對臺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在“實”“深”“細”上下足了功夫。

    打造“第一家園”,當好臺灣人才登陸的“首選地”和“擺渡人”福建責無旁貸。以廈門為例,為了吸引臺灣高端人才來廈創業發展,該市已陸續推出臺灣特聘專家、專才制度,對引進的臺灣特聘專家給予最高150萬元的生活補貼,入選“雙百計劃”的創業人才累計最高扶持可達500萬元。廈門市對臺灣人才的評審方式也進行了改革創新,鼓勵廈門市重點產業、重點項目聘用急需緊缺臺灣專業人才,符合薪酬條件的臺灣專業人才可不經評審直接確認為臺灣特聘專才,給予每年最高12萬元補助。

    《實施意見》提出,涉臺民商事案件仲裁可選擇適用臺灣地區有關規定。推進臺胞權益保障“法官工作室”“涉臺檢察室”在全省復制推廣,邀請臺胞擔任特聘調解員、人民陪審員等,這是我省提升涉臺司法服務水平的重要實踐,其目的就是為了打造臺商投資興業、臺企轉型發展的良好環境。

    借鑒臺灣社區管理服務經驗,聘請臺灣村里或社區負責人,搭建臺胞參與社會基層治理的組織架構等,這是福建在探索兩岸基層治理交流上的先行先試。此次《實施意見》從鼓勵臺胞參與城市管理和基層治理、推動臺灣社工來閩參與基層社會事務、支持臺胞參與鄉村建設等三個方面為兩岸基層治理交流給出了落實的方法和路徑。

    一線聲音

    福州臺協會會長陳奕廷:

    《實施意見》有關推進臺胞臺企同等待遇落實落細的部分讓在閩臺胞倍感貼心,讓我們對于未來在福建扎根生活更有信心、決心。

    最近我們剛與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等臺灣民間組織簽訂合作協議,接下來將從臺灣引進一些新的臺資項目,進一步加強雙方在項目交流、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平臺共建、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動更多的臺企臺商在福建落地。

    同根同源 做好兩岸文化交流大文章

    意見亮點

    進一步深化民間基層交流交往。進一步推進祖地精品文化入島。進一步拓展文化交流領域。

    權威解讀

    海峽兩岸近年來的文化交流實踐證明,只有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才能增進兩岸同胞的感情,消融彼此之間的隔閡,加強心靈溝通,推動兩岸關系發展。《實施意見》對深化民間基層交流交往提出了更為具體細致的要求,我省將充分發揮閩臺文化交流的獨特優勢,進一步推進閩臺文化交流合作向縱深拓展,持續打造福建特色文化交流品牌。

    《實施意見》指出,進一步推進祖地精品文化入島。近年來,我省已組織各類精品非遺項目、地方戲曲等入島巡展巡演,并持續打造“福建文化寶島行”品牌活動,在完成“福建文化寶島校園行”走進臺灣100所高校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形式和內容,舉辦“福建文化寶島行——閩南文化進臺中”活動,精選我省閩南地區精品非遺項目如薌劇折子戲、錦歌等走進臺灣文創園、社區演出,組織安排剪紙、木板年畫、棉花畫等非遺傳承人與臺灣民眾互動教學,擴大活動影響力,取得很好的效果。

    《實施意見》對進一步拓展兩岸文化交流領域提出了具體要求,包括加強對臺文化產業合作、推進閩臺城市交流合作、拓展教育等領域交流合作等。當前,福建已為來閩創業就業的臺灣文創企業、個人工作室、青年文創業者提供各項對接服務,邀請臺灣青年學生進駐省內文化企業、文創園區進行體驗式實習,幫助臺灣創業青年了解我省就業市場與創業環境。加強與臺灣各類文創協會合作,推動兩地文化創意、文化旅游、工藝美術等產業合作,實施一批文化展覽、文創賽事等文化產業項目。

    一線聲音

    臺青雙創之星、福建青年創業促進會執行理事李儒欽:

    《實施意見》的出臺讓人感到振奮。文化交流也需要有“紅娘”。我愿意扮演好“紅娘”的角色,為有意愿來福建創業發展的臺青提供全方位、零距離服務。

    “閩臺家園”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執行總監李宛芯:

    《實施意見》提出要加大兩岸文化交流力度,這對于臺灣青年、文創業者等是一大利好,有助于掀起新一輪臺灣人才“西進熱潮”。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高新區舉辦“五個一”系列活動 慶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顺县| 花莲县| 积石山| 信丰县| 孝感市| 鸡西市| 黄骅市| 建瓯市| 岐山县| 太湖县| 太保市| 定州市| 岢岚县| 祥云县| 南投县| 石台县| 湘潭县| 莱阳市| 盐亭县| 宁明县| 万安县| 句容市| 西乌珠穆沁旗| 奉新县| 博客| 晋江市| 额尔古纳市| 梅州市| 淄博市| 沙洋县| 三穗县| 牙克石市| 新巴尔虎左旗| 团风县| 虞城县| 虹口区| 景谷| 鹤庆县| 成武县| 广宁县|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