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旅游頻道>旅游資訊
    分享

    上世紀30年代,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甘肅省華池縣南梁為中心,建立了陜甘邊革命根據地。

    作為全國知名的革命老區,這里干旱缺水、資源匱乏,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近年來,南梁人發揚“南梁精神”,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加持下,擦亮老區紅色文化品牌,把南梁紅色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吹響了脫貧攻堅戰的嘹亮號角。據介紹,2018年南梁紅色景區接待游客174萬人次,旅游收入達4.13億元,占居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

    打造精品景區帶動群眾致富

    林木蔥蘢的子午嶺,見證著南梁的光輝歷史:這里是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落腳點,八路軍三大主力整編集結、開赴抗日前線的出發點,在中國革命史上享有“兩點一存”的重要地位。這里有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陜甘邊區軍委舊址等39處紅色革命遺跡。

    2004年,隨著南梁被列為國家重點培養的紅色旅游景區,被納入“全國首批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南梁的紅色資源優勢逐漸轉化為旅游產業優勢。新時代,南梁再“升級”。南梁紅色旅游景區2015年晉升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6年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及全國文明村鎮。

    “南梁革命紀念館成為國家首批重點打造的‘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南梁革命紀念館副館長王文彪說,節假日期間,紀念館每天訪客量都在1000人次左右。

    “我們創辦了南梁干部學院,截至6月底,共承辦培訓40余期,7000余人次接受培訓。”華池縣南梁紅色大景區管委會副主任林江介紹。

    華池縣按照“打造精品大景區,興辦農家樂,開發旅游產品,把旅游開發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帶動群眾致富”的思路,全力打造南梁紅色旅游產業,帶動發展以旅游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鼓勵群眾發展農家樂、銷售特色旅游產品,并引導景區吸納貧困戶就業。

    當地群眾經過崗前培訓后,從事景區安保環衛、紅色旅游紀念品和土特產銷售以及餐飲、住宿等旅游服務業。紅色旅游的發展有力帶動了革命老區南梁住宿餐飲、商品銷售等第三產業發展。

    荔園堡村就是受益者,投資128萬元的旅游富民工程項目,配套建成飲食小吃廣場、生態停車場、茅草亭及綠化亮化等設施,把沿線群眾窯洞改造成為具有南梁風格的農家樂。

    窯洞成農家樂日接待百余人

    墚峁縱橫、溝壑交錯,殘缺的黃土塬上,有一孔孔窯洞。“當年大家伙兒窮,蓋不起房子,只能鑿窯洞住。”南梁鎮荔園堡村村民郭翠玲說,日子過得苦焦,面朝黃土背朝天,吃口飽飯也困難。

    郭翠玲當年結婚住的房子,都是丈夫找別人家借的窯洞。“心里不是個滋味,就憋著口氣,一定要有自個兒的窩。”郭翠玲說,她和丈夫省吃儉用,得空就去山里一塊塊拉石頭。幾年后,終于箍了3孔石窯洞。“搬進去后,除了吃飯的鍋碗和裝水的缸,以及陪嫁的兩款老式木箱,別的啥也沒有。”郭翠玲說。本就緊巴巴的日子,隨著3個孩子長大、上學,更是捉襟見肘。

    “我打算認命了。”郭翠玲說。就在這時,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南梁紅色景區初具規模。以葫蘆河為界,南梁形成了景區游覽區和居住服務區,服務區劃分成“民俗文化一條街、農家飯館一片區、地方特色一面鋪、旅游產品一道巷”4個功能區,吸引著全國各地游客前去觀光旅游。“眼瞅著家門口的砂石路變成了柏油路,西接縣城,東連一公里外的南梁革命紀念館。”郭翠玲說,晚上亮起了路燈。漸漸地,郭翠玲和鄉親們發現,來南梁旅游的人多起來了。2015年,政府組織村民前往陜西延安等地考察紅色旅游,“原來,他們的農家樂,也是窯洞和土炕嘛。”郭翠玲喜出望外。說干就干,她貸款把自家的幾孔窯洞好生拾掇了一番,土炕邊貼瓷磚,再鋪上白床單,電視、火爐、餐桌等一應俱全。“我還特意在窯門口弄了幾掛辣椒、大蒜和玉米,讓游客看了就想體驗。”郭翠玲說。

    “如今,每天都有100多人來吃飯,有時候能忙到大半夜。”郭翠玲說,開業僅半年,純收入就達7萬元。在她帶動下,全村建成農家樂16家,成為農家樂示范區。“從開業到現在,每年收入都在10萬元左右。”郭翠玲說。

    組建旅游公司壯大集體經濟

    “如今,南梁紅色旅游小鎮共有特色餐館48家、旅店11家,1500多人直接從事紅色旅游產品的開發、制作和銷售。”南梁鎮主要負責同志介紹,2018年,南梁共接待游客115.96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經營收入912萬元,帶動農副產品銷售50萬元,全鎮人均純收入8850元,紅色旅游等第三產業已成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為增強發展后勁,南梁組建南梁紅色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實施景區旅游項目策劃、投資、開發和經營。紅色旅游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南梁鎮還重點實施了荷花池度假村、電商體驗館、景區“床位工程”、特色小吃一條街、設施蔬菜種植等一批扶貧產業項目。

    一組數據證明著南梁的變化:地膜玉米、設施蔬菜、苗林、養殖等生態農業增加收入1700萬元;建成紅色旅游農家樂110戶,實現收入1500萬元;發展香包、刺繡等民俗文化產業60余戶,實現純收入1300萬元……目前,帶動全鎮就業7220人。

    “鎮里將在打造紅色旅游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培育綠色產業,通過招商引資,發展一批特色企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南梁鎮相關負責同志說,此外,還將繼續學習借鑒成功經驗,制定符合南梁實際的規劃,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讓紅色南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1日 14 版)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關鍵詞: 南梁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鼓樓區住建局參與“我為黨旗增輝”無償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安图县| 祁东县| 郸城县| 汤原县| 麻城市| 涪陵区| 永昌县| 惠州市| 双鸭山市| 洪湖市| 扶绥县| 金川县| 许昌市| 运城市| 青冈县| 桦南县| 遵义县| 岢岚县| 开平市| 无棣县| 连云港市| 彭泽县| 常熟市| 绥江县| 通化市| 洛南县| 福鼎市| 丹寨县| 常熟市| 永靖县| 全椒县| 赤水市| 湄潭县| 绍兴县| 商水县| 澄江县| 乳山市| 大悟县| 二连浩特市|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