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助力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精神,培育實事求是、服務基層精神,7月20日,福建農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賬算青田隊”走進莆田仙游縣郊尾鎮新和村星和農業合作社,深入田間地頭,探尋生態開發與鄉村振興的基層實踐樣本,為鄉村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實踐隊在新和村黨建中心合影
算盤珠落鄉野間:賬本里的鄉土“新算法”
翻開村里與合作社的財務報表,每一筆支出都透著“精打細算”的會計思維,曾用于成本核算的專業術語,如今成了生態農業的“經營密碼”。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實踐隊隊員查看了新和村的財務公開欄,與負責人的數次詳細訪談中建立起了新和村的概貌,從土地資產到產權問題,從集體所有地到未利用地,從村財鄉管到債權公開,實踐隊隊員對村財鄉管與鄉村振興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
一份份賬目表,藏著的是對反哺家鄉的一往情深。放棄原有生意,轉身投入前期需持續投入的生態農業,在傳統會計報表里或許是“虧損”,但在鄉村振興的大賬本上,卻是千金不換的“鄉土投資”。負責人笑著說:“做生意時算的是利潤表,現在更在意的是‘生態資產負債表’——土壤肥力是資產,生物多樣性是所有者權益,環境破壞才是真正的負債!”
實踐隊隊員在鵪鶉廠實地拍攝
阡陌寫滿生態賬:田埂上的“綠色資產負債表”
走在合作社的田間地頭,每一寸土地都在講述“修復與復興”的故事:曾經的撂荒地種上了固氮植物,鵪鶉大棚里蛋量高產,農肥循環利用,柚子樹的根系穩固水土,田埂邊的雜草都成了涵養水土的“生態緩沖帶”。這些看似“不計成本”的投入,實則是充滿智慧的“長期投資”。
生態農場
實踐隊員走在田間拍攝
來到山頭,實踐隊隊員查看了水庫情況與生態開發情況,清點了文旦柚的生長情況與產量,細數該產業的盈利現狀,通過聯系其他果類產業的發展情況,厘清了新和村的鄉村振興路線。正如老板所說:“會計講究‘配比原則’,現在對生態的精準投入,更優質的農產品、更宜居的環境都會在不久的將來得以回饋。”如今,合作社不僅帶動周邊20多戶農戶就業,更讓鄉親們明白:綠水青山不是負債,而是能持續增值的“綠色資本”。
實踐隊成員在星和農業合作社門口合影
青穗揚花知躬行:青春續寫的田野“新篇章”
腳下沾滿泥土,心中沉淀真知。走出書本與課堂,深入田間與廠房,實踐隊員們親身體悟到鄉村振興的時代脈搏,見證了鄉土情懷的深厚力量。當抽象的會計公式躍入鄉村沃土,當冰冷的數字染上泥土的溫度,知識在實干中迸發新的活力。會計不再是鎖在賬本里的數字游戲,它成為扎根沃土、服務鄉親的鮮活工具,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發芽。這場田野里的“會計課”,讓青年學子們深刻認識到:為土地算清生態長遠賬,為鄉親理好幸福明白賬,這正是專業知識在廣袤鄉土間綻放的獨特魅力與時代價值。
遠眺這片被重新喚醒的田埂熱土,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正在被壯麗抒寫。這份藏在賬本里的鄉土情懷,正在莆仙大地上,敘述著最動人的鄉村振興故事。(陳妍澤)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第七屆福建省糧食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成功舉辦2025-08-21
- 黨建引領聚合力,綜合施策破難題——全省物流行業黨委持續開展關心關愛“兩司”群體活動2025-08-21
- 福建首條直航南太平洋島國航線開通2025-08-21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福州愛爾眼科醫院黃春艷:方寸之間守光明2025-08-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