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中新網漳州3月11日電 (葉秋云)“在大陸的7年時間,我都在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來自臺灣高雄的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李姿瑩11日在福建漳州如是說道。

    2018年9月,從臺灣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的李姿瑩來到閩南師范大學任教。在漳州生活和工作期間,“對閩南文化十分熱愛”的她專注于福建民俗、閩南文化、民間文學、歌仔戲傳承等多個領域的研究。

    任教時,李姿瑩還接手了閩南師范大學戲曲協會,帶領學生往歌仔戲方向發展。“我的學生們很有趣,因為他們來自天南地北,很多根本不會講閩南語,所以,他們的閩南語會有泉州腔、廈門腔、漳州腔等。”李姿瑩說,不管是什么腔,都是同一種母語、同一種文化。

    為何在學校推廣歌仔戲?李姿瑩表示,歌仔戲根在大陸,形成于臺灣,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劇種。短短百年歷史,卻在迂回婉轉的曲調聲中,用鄉音、鄉情演繹著人世悲歡離合。

    “我雖然不是歌仔戲專業出身,但我很愛看戲。”出于這份熱愛,李姿瑩開始劇本創作、研究和學習演出,并把這份熱愛帶給學生,“希望把這么有趣和美好的文化傳承下去”。

    2024年底,李姿瑩以《遷臺記憶歌仔戲:兩岸林聲百年情》入選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5年度資助項目名單中的“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當下,她正創作劇本,將臺灣霧峰林家的遷臺史實搬上舞臺。

    據史料記載,200多年前,林家后人從福建省漳州平和縣埔坪村遷居至臺灣臺中的霧峰地區。經過幾代人的繁衍生息、墾殖拓荒,他們逐漸成了臺灣當地有名望的家族。

    “登陸”7年來,工作、結婚、生子都在漳州,李姿瑩與漳州的牽絆越來越深。2023年,當她得知平和縣正在建設霧峰林家遷臺記憶館,“想為遷臺記憶館建設做點什么”,于是產生了用歌仔戲來展現臺灣霧峰林家遷臺史實的想法。

    “這出歌仔戲,以‘雙木為林兩岸一家’的情緣為主線,以臺灣五大家族之一——霧峰林家的家族史為藍本,講述林家人從清朝時期至今,遷居臺灣、抵御外敵入侵以及回到大陸尋根的故事。”李姿瑩如是說道。

    此外,李姿瑩與漳州市華安縣高車鄉合作,以文創帶動鄉村振興的項目,其中李姿瑩為高車鄉創作的歌曲《高車恰恰》已于今年1月完成。“恰恰,恰恰,來高車,美麗風景攏底加;恰恰,恰恰,來高車,給你好心晟……”閩南語與普通話搭配的這首歌,將高車鄉的美食美景、鄉野故事盡展眼前。她說,希望為高車鄉的鄉村旅游發展“添一把火”。

    近日,李姿瑩獲評“福建省三八紅旗手”。提及此事,李姿瑩笑稱,獲得“福建省三八紅旗手”榮譽,對她而言是莫大的驚喜。“這不僅是福建省婦聯對我個人成績的肯定,更激勵我未來要更加努力地投身于自己熱愛的事業。”

    交談中,李姿瑩也指出,在大陸工作的幾年里,她目睹了越來越多的女性像她一樣,投身于自己熱愛的事業,并且她也感受到了女性力量正在崛起。“今后,我會繼續從事我喜歡的教師工作,并且繼續寫歌、創作歌仔戲劇本,展現漳州的美好。”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以車為媒 海峽兩岸(廈門)汽摩超級聯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启东市| 荔浦县| 襄樊市| 乌什县| 岗巴县| 金塔县| 北票市| 江都市| 甘孜| 同心县| 永丰县| 浦江县| 禄劝| 二连浩特市| 洪湖市| 广安市| 杭锦后旗| 贵溪市| 莱州市| 台东县| 海兴县| 五寨县| 信阳市| 平定县| 康保县| 雷山县| 信阳市| 肥乡县| 泗阳县| 梓潼县| 平安县| 诸暨市| 永康市| 南丰县| 林甸县| 青浦区| 沙河市| 南溪县| 辽宁省| 古浪县|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