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3月9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臺灣省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多位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表示,臺灣青年是兩岸關系的未來,期待更多臺灣青年走進大陸,親身體驗這片充滿活力與機遇的土地。他們表示,文化、科技、教育、就業等多個領域的合作,正在為兩岸青年的融合發展創造更多可能。

    近年來,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日益深化,大陸的文化產品在臺灣青年中越來越受歡迎。2024年,首款國產3A游戲大作《黑神話:悟空》風靡兩岸,在兩岸青年中迅速“出圈”,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曾力群表示,無論何種形式的中華文化元素,都能在兩岸青年中產生深刻的情感共鳴,喚起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她認為,應繼續攜手打造更多以中華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產品,以更加多元的形式展示中華文化,深化兩岸青年間的文化認同。

    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鄒振球也談到了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據他介紹,2024年,兩岸聯合打造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迎來20周年慶典,在高雄、新竹、臺北等地舉辦了8場演出,受到臺灣觀眾的熱烈歡迎。鄒振球指出,非遺、書畫、體育、戲曲、動漫等諸多領域,為兩岸青年互學互鑒、厚植情誼搭建了平臺。

    科技創新也是兩岸青年合作的重要方向。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陶駿表示,近年來,大陸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吸引了大量臺灣青年赴大陸尋求發展機遇。例如,在杭州,許多臺灣青年對這座城市濃厚的創新氛圍表現出強烈興趣,紛紛希望能投身科技創新和創業。他介紹,臺灣青年在大陸從事的高科技領域,與大陸的產業發展高度契合,合作潛力巨大。

    陶駿同時提到,目前大陸各地出臺了諸多惠臺政策,如房租補貼、24小時政務服務、大學生創業啟動資金、科技項目專項補貼、專利申請費報銷等,但不少臺灣青年對此了解不多。他建議,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政策服務,讓臺灣青年能夠更精準地獲得政策支持,更順利地融入大陸的創新生態。

    “青年是兩岸關系的未來。”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林青表示,大陸各地正在積極探索建設“青年友好城市”,推出“青年發展城區”“青年發展縣域”等創新舉措,助力臺灣青年在大陸安家、成家、立業。她指出,各地政府正在不斷優化住房、就業、創業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如購房補貼、金融貼息、稅收優惠、公積金支持等,幫助臺灣青年在大陸實現安居樂業。

    教育合作同樣是兩岸青年交流融合的重要領域。然而,近日,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宣布禁止臺灣高校與華僑大學、暨南大學、北京華文學院等大陸高校開展交流合作,稱不再承認這些大陸高校的學歷。對此,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陳云英表示,這一政策的出臺,可能是企圖“嚇阻”臺灣青年,但并不會產生寒蟬效應。她指出,在大陸的各類學術交流活動中,經常能看到臺灣青年的身影,他們有的是從臺灣島內來交流的,有的已經在大陸高校學習。“臺灣青年只要心中懷有夢想,對自己的人生和職業生涯有所規劃,仍然會持續來大陸學習和發展,因為大陸為人才提供了廣闊的成長空間和豐厚的支持資源。”

    推動兩岸青年交流融合,關鍵之一是鼓勵更多臺灣青年親身來大陸走走看看。鄒振球表示,臺灣青年來到大陸,不僅可以投資興業、安居樂業,還能在更廣闊的天地里追尋更美好的未來。他說,大陸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歡迎臺灣青年親身體驗大陸的社會發展和經濟活力。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一重要時間節點,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周琪表示,希望臺灣青年能走出“信息繭房”,親自到大陸的歷史遺址、博物館和紀念館,了解歷史特別是全民族抗戰的經過和意義。他建議,通過現代網絡技術和新媒體平臺,讓更多暫時無法親身前往大陸的臺灣青年,也能了解到這段歷史,加深對中華民族共同記憶的認知。

    隨著兩岸在文化、科技、教育、就業等多領域的融合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正走進大陸,尋找屬于自己的機會與未來。兩岸青年應加強交流、攜手合作,共同書寫兩岸關系發展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依法矯正五周年 共創平安促和諧——福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乡县| 华安县| 澄江县| 南皮县| 长阳| 邵阳市| 长岛县| 天峨县| 法库县| 铅山县| 咸阳市| 河东区| 河源市| 剑川县| 宜黄县| 成武县| 新民市| 大同县| 南澳县| 义马市| 西安市| 惠州市| 肇源县| 江孜县| 武汉市| 高雄市| 金堂县| 同仁县| 彭山县| 巴马| 华亭县| 灵台县| 卢湾区| 佛冈县| 清水河县| 巴马| 昭苏县| 东兰县| 托克逊县| 公主岭市|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