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雍華郡”小區,業主林女士帶著女兒在小區花園玩耍。
這個曾因資金短缺、面臨延期交付的樓盤,在漳州市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工作專班多方協調下,將項目納入“白名單”中,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合規項目融資支持力度,助力保障房地產項目施工進度和順利交付,不僅實現100余套住宅全交付,更探索出化解房地產風險的新路徑。
破冰:政銀企聯動破“死結”
時針撥回2024年夏,“雍華郡”項目在炎炎烈日中顯得十分冷清,僅有部分施工人員在現場施工。受外部環境影響,項目方資金回籠緩慢,導致項目資金缺口高達3500萬元,無法滿載開工。
“當時施工現場人員稀少,蓋樓進度顯著落后預期。”漳州金融監管分局副局長伊躍峰回憶道,這個涉及100戶家庭的民生項目,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定時炸彈”。
轉機出現在全國保交房工作推進視頻會議后。
漳州金融監管分局聯合住建部門成立專班,創新打出“銀企推動,政府牽頭修復”組合拳,旨在通過協調機制拯救項目合規但資金困難的樓盤。
“就像給危重病人裝上心臟起搏器。”華南地產負責人吳先生比喻道,“資金活水定向支持,這種精準介入方式既保全了資產又激活了機體。”
攻堅:資金閉環破解“項目建設難題”
資金斷流是最大難題。在漳州金融監管分局推動下,全省首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實施細則》應運而生。
“我們設立專用賬戶,實行資金封閉管理。”漳州金融監管分局統計與風險監測科科長林志超向《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展示資金監管系統,所有購房款、按揭款實時進入指定賬戶,工程款支付需三方線上審批。
“就像給資金流動裝上GPS,確保每分錢都用在刀刃上。”林志超表示。
面對3000多萬元樓盤資金缺口,漳州金融監管分局指導中國銀行兩個月內完成授信、放款,為停滯已久的項目按下“重啟鍵”。
新生:制度創新筑長效機制
資金一到位,項目工地立馬重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施工隊晝夜趕工,短短3個月內就完成了外立面裝飾、水電管網等收尾工程。3月21日,“雍華郡”項目完成了首次登記。隨著一本本不動產權證陸續交到業主手中,大家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這不僅是保交房,更是保民生、保穩定。”伊躍峰表示,通過建立預售資金與開發貸聯動監管、“白名單”封閉管理等制度,全市45個保交房項目交付率達98.39%,帶動房地產貸款余額環比增長4%。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國芳集團實控人張國芳家族擬減持 總股本18%已2025-07-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