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2024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結果近日在臺北揭曉,“爭”字高票當選。11日上午,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應詢評論說,“爭”與“不爭”,蘊含中國人的傳統智慧和價值追求。“爭”是我們在原則立場問題上的態度與方向。“不爭”是我們對手足至親的包容與深情。

    作為國臺辦重點交流項目,4個多月來,2024海峽兩岸漢字文化系列活動堅持以漢字為根本,秉持“漢字為媒 融通兩岸”宗旨,立足廈門區位優勢,在兩岸火熱開展,活動內容更豐富、參與度更廣,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做出有益嘗試。

    面向未來,海滄將進一步提高海峽兩岸漢字文化系列活動的層級和水平,吸引更多兩岸民眾參與,以順應兩岸交流的大趨勢,更加精準地服務兩岸民間交流。

    一字評說一年 解讀兩岸民意

    12月5日,在兩岸嘉賓及媒體記者的共同見證下,2024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結果在臺北揭曉。經過兩輪超1620萬人次踴躍投票,最終,由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推薦的“爭”字以超100萬票脫穎而出,當選2024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在主辦方看來,“爭”字濃縮了兩岸民眾對2024年時局最直觀的感受,就如何在“競爭”中求發展、在“不爭”中尋共識給予深刻啟示。

    一字評說一年,解讀兩岸民意。今年,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面向社會各界征集候選漢字,吸引了臺灣時事評論員、作家介文汲,臺灣燿華企業集團總裁張平沼,臺灣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大陸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大陸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等兩岸各界知名人士參加。

    玩轉漢字創意 活動深入人心

    如何更有效地讓漢字走進大眾,搭建起心與心交流的路和橋,是海滄舉辦海峽兩岸漢字文化系列活動持續探索的議題。今年,漢字文化系列活動繼續堅持面向基層,在融入更多海滄元素的同時,提升活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

    推出“一字千金”兩岸青少年漢字競賽,就是其中的一項創新之舉。在為期3周的賽程中,超過4.9萬名兩岸青少年相聚云端,通過“一字千金漢字闖關”小程序共同闖關,沉浸式玩轉漢字。

    挑錯字、拆字組字、成語接龍……在豐富多樣的闖關游戲中,兩岸青少年跨越地域限制,在“云端”競爭,感受漢字作為中華文化共同遺產的魅力,游戲參與數達580萬次。通過漢字競賽,更多兩岸青少年愛上了漢字。

    與此同時,2018年創設的“老牌”項目——海峽兩岸漢字文化創意大賽也如期舉辦,受到兩岸相關機構、企業、高校師生以及設計人才的廣泛關注與積極參與。賽事共收到5688件參賽作品,其中臺灣設計界及多所高校師生提交作品462件,作品數量及占比均創歷年新高。

    今年的不少優秀作品讓評委們眼前一亮,大家一致認為,本屆大賽的投稿作品整體水平高,且兩岸設計風格各有千秋,呈現出多元化的設計視角。

    漢字賦能文旅 系牢情感紐帶

    不難窺見,海峽兩岸漢字文化系列活動在促進文化領域融合發展中大有可為,如今,漢字文化系列活動正向更寬領域、更多層次邁進。

    11月13日,2024海峽兩岸漢字文化創意大賽獲獎作品展暨歷年年度漢字非遺文創精品展,在海滄文化中心展廳開幕。展品將漆線雕、剪紙、扎染、珠繡、面塑、蝴蝶畫等傳統非遺技藝與漢字創新結合,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打卡。

    漢字不僅可以外化為精彩的創意作品,更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內涵。在海滄金沙書院的大禮堂里,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央視《百家講壇》名家孔慶東帶來題為《說中國話,做中國人——漢字與文化》的專題講座,現場座無虛席,掌聲不斷。

    孔慶東說,漢字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尤其在兩岸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中,漢字與文學更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全世界都要融合發展,其他地區的融合發展不一定要借助漢字,但是海峽兩岸的融合發展一定要借助漢字。

    此外,今年主辦方還創新推出了兩岸漢服文化交流活動,通過漢服秀表演、漢服文化交流座談會、打卡海滄漢字文化旅游景點等活動,讓兩岸漢服愛好者共同感受海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

    在業界人士看來,豐富多元的海峽兩岸漢字文化系列活動已成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平臺,實現了在漢字文化創意等領域的深度交流與廣泛探討,有力促進了兩岸在文化方面的融合發展,成為兩岸民眾心靈契合的情感紐帶。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美智庫民調顯示越來越多臺灣民眾不相信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安市| 泊头市| 南开区| 大竹县| 抚顺县| 呼玛县| 仲巴县| 石楼县| 东莞市| 新安县| 洪泽县| 天津市| 邮箱| 贵阳市| 三明市| 宁海县| 宁蒗| 苍梧县| 余姚市| 峨眉山市| 当雄县| 青阳县| 当涂县| 横峰县| 喜德县| 竹溪县| 清新县| 伊金霍洛旗| 雷州市| 本溪市| 日喀则市| 景德镇市| 宾川县| 朝阳市| 福安市| 仪征市| 石首市| 忻城县| 麻江县| 岳阳市|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