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11月6日。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暨第三屆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論壇福建三明正式開幕。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是全國唯一設立的海峽兩岸林業交流合作展會。

    兩岸同胞 以林為媒

    攜手共進 融合發展

    本屆盛會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

    開幕式用三個篇章,以三段互動式深情講述、三段全息沉浸式體驗、三個互動歌舞表演以及三次兩岸同胞訪談與大家一起分享三明在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客家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促兩岸融合發展的動人故事。

    林業創新助力生態三明

    綠都三明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也是大陸唯一的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重要策源地。在《全國生態日三明倡議》的感召下,兩岸同胞在這片綠意盎然的大地上,共繪融合發展新藍圖。

    開幕式上,臺灣78歲的簡文通與三明80歲的馬一坤兩位老人再次在“林博會”同臺。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主持人李薇講述了他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把2000畝荒山變成花山,把一個曾經的貧困村打造成了旅游勝地的故事。

    2011年,馬一坤邀請簡文通來參加“林博會”,當時簡文通就有意留在這里種植櫻花,兩人一拍即合。他們從三明市清流縣賴坊鎮姚家村的一處荒山開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兩人獲得了成功,曾經的那2000畝荒山,已經成了“全國最佳賞櫻基地”。

    如今,他們的“櫻花夢”已經由后輩接續傳遞。簡先生的兒子簡世和與兒媳李秋銀也在開幕式上攜手登臺,他們夫妻倆幾年前從臺灣來到了三明,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扎根三明從事林業工作。而他們也代表著這片綠意盎然的大地上的萬千兩岸同胞,他們共同培育多彩森林,推廣生態林業技術,打造綠色產業鏈,培植森林康養產業,共繪融合發展新藍圖,持續譜寫生態文明新篇章。

    兩岸青年致力鄉建鄉創

    作為全國首個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的三明,始終堅持為臺灣青年提供夢想舞臺,為兩岸青年融合發展提供動能。

    來自臺灣的老師蔡幸爵一直在三明從事鄉建鄉創工作,這兩年,每年都會有幾十名臺灣學生來到蔡老師的工作室實習。今年他帶領的“跨界自造”團隊在三明萬壽巖舉辦了一場大地藝術周交流活動,吸引了兩岸16所高校的130多名大學生參加。

    臺青張欣頤在2014年從臺北輔仁大學碩士畢業后來到三明際溪村,也帶給了際溪村另一個好聽的名字——“耕讀李家”。如今,張欣頤和蔡幸爵團隊足跡遍布福建100多個鄉村,也收獲了諸多成果,他們跨越海峽來鄉建,把他鄉變成故鄉,讓游人成為家人,點亮了一座座美麗的鄉村。

    近年來,三明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每一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的鄉村振興密碼,三明明溪縣獨特的生態觀鳥產業讓很多人慕名前來,特別是均峰山上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鷴更是展現了一段“人鳥和諧共生”的生態佳話?;顒蝇F場的沉浸式體驗——《百鳥朝鳳》節目,以科技手段再現了一場絕美畫面。

    客家親情印證同根同源

    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臺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

    三明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寧化更是世界公認的客家祖地,擁有豐富的客家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客家風情。在這里,我們看到了“臺三代”林夢佳帶來的爺爺當年的記事本,講述了在大陸“臺籍老兵”的家國情懷。

    來自臺灣的客家人范姜鋒分享了他帶著族譜來大陸尋根謁祖時激動的心情。當他打開兩岸的范家族譜對比時,發現它們竟然一模一樣,這讓他充滿了對祖國的認同感。

    為了更好地傳承客家文化,賡續客家精神,助力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三明市客家聯誼會、閩西客家聯誼會、贛州客家聯誼會、梅州客家聯誼會、臺灣世界客屬總會、香港兩岸客家聯會、澳門客屬社團聯合總會,共同發出 “創新兩岸客家文化交流 促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 三明倡議”。

    開幕式上,來自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的李棟檸、丁婕、周磊等三位主持人,帶來了原創情景誦讀《回家,回家》,通過沙畫表演,展現了一位臺灣青年憑借一本客家族譜回到大陸家鄉的故事,表達兩岸分割不開的客家血脈親情;來自臺灣主持人楊品驊與大陸歌手王芳深情演唱歌曲《回家的日子》,唱出了兩岸同胞對祖國統一的共同心聲。

    活動當天,還舉辦了專場招商推介活動,舉行2024年福建省林業重點龍頭企業授牌儀式,簽約一批全省林業產業重點項目。同時,三明11個縣(市、區)也搭建了各具特色的主題展館,生動展示森林康養、觀鳥休閑、“明八味”等特色內容,擦亮“中國綠都”金字招牌。

    本次活動以“致力兩山轉化,聚力兩岸融合”為主題,布展面積超1.5萬平方米,全方位展示三明生態文明建設新成果、展示三明“創新兩岸客家文化交流 助力兩岸鄉村融合發展”新成就、新面貌,活動邀請臺灣嘉賓500余人,創歷史新高。臺灣展區邀請臺灣當地農林相關的行業協會、企業參展,展示展銷臺灣商品、竹木文創、文旅康養、農林機械等豐富門類;三明展區精心布設“以竹代塑”、智能機械、花卉苗木等展館,集中呈現產業融合發展的前沿成果。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暨第三屆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論壇,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經濟局、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福建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福建省閩臺交流協會、民革福建省委員會、福建省臺灣同胞聯誼會、三明市人民政府、三明市政協聯合主辦;由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臺灣世界客屬總會、第一家園臺青鄉建鄉創聯盟協辦;由三明市林業局、三明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三明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承辦。

    開幕式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全程策劃執行。

    我們共同期盼兩岸在林業與鄉村領域合作不斷深化,我們攜手并進,共同書寫兩岸融合發展新篇章。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以車為媒 海峽兩岸(廈門)汽摩超級聯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靖江市| 黑龙江省| 高尔夫| 尤溪县| 衡阳市| 金堂县| 巢湖市| 乐陵市| 怀宁县| 隆化县| 盐边县| 新河县| 嘉峪关市| 个旧市| 常州市| 修水县| 唐河县| 上饶市| 洱源县| 平罗县| 瑞丽市| 十堰市| 平陆县| 鄂伦春自治旗| 香河县| 香港| 金塔县| 江达县| 南阳市| 白山市| 凌云县| 五常市| 扎兰屯市| 揭阳市| 遵义市| 甘洛县| 甘谷县| 揭阳市| 遵义市|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