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夢婕)“讓臺胞感受到大陸的和平善意”“力度非常大”“措施非常細致、周到”“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打造范例”……上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后,受到臺灣各界高度關注,大家普遍認為,政策措施力度大,充分釋放善意誠意,給臺胞帶來重要利好,對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具有指標性意義。
島內政黨團體負責人、專家學者、媒體人士等對《意見》紛紛予以積極評價。新黨主席吳成典指出,大陸此次出臺重要舉措,為兩岸同胞往來閩臺及臺灣民眾在福建停居留營造更寬松政策環境,這是完全正確的方向。希望臺灣民眾有機會多去大陸走走,了解大陸真實現況。
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認為,“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概念將歷史和現實相連接,致力于建構兩岸共同的體驗和認知,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打造范例,具有里程碑意義。
“福建與臺灣一水之隔,最有條件進行深度融合發展。”臺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鄧岱賢說,《意見》包含便利臺胞在閩生活、經貿深度融合、深化社會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內容十分豐富,提出了具體措施,讓臺胞感受到大陸的和平善意,將全面促進閩臺融合發展。
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大陸一直是臺灣重要市場,對臺灣經濟成長大有幫助。臺灣工商界對任何有利于兩岸交流和經貿活動的措施都樂觀其成,期待有好效果。
“力度非常大,對臺胞在大陸發展及兩岸關系和平往來,都有很大的助力。”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鄧哲偉注意到,《意見》提出鼓勵臺胞來閩就業,尤其是為臺灣教師、醫師、律師等群體提供更大發展空間。他說,《意見》出臺是兩岸融合發展理念的具體落實,給臺胞帶來實實在在利好。
臺灣時事評論員賴岳謙認為,《意見》透露出大陸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三大重點:硬件建設,以通促融、應通盡通;軟件建設,為臺胞提供更多發展機會;感情建設,以情促融,增進同胞情誼。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意味著未來可以把成功經驗推廣到大陸更多省區市,讓更多臺胞受益。
“仔細通讀《意見》發現,措施非常細致、周到,未來去福建生活,與臺灣并無兩樣,完全可以無縫接軌。”臺灣資深媒體人王豐說,隨著相關措施全面落實,臺胞在福建會更有家的溫馨感,切身體會到兩岸就是一家。
《意見》發布后,島內媒體高度關注,紛紛即時轉載,突出報道其中的重點、要點、亮點。《中國時報》報道在標題中突出“釋善意!”,重點關注《意見》中有關臺胞在閩居住和購房置業的政策。《旺報》引述學者分析指出,大陸出臺《意見》表達出善意,新措施力度非常大,體現了希望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旺報》社評指出,《意見》釋出三個訊號,即和平、尊重臺灣民意、促融。
臺灣《聯合報》新聞觀察文章指出,《意見》對臺灣企業和民間大開融合之門,對有意赴大陸發展的臺商臺青具吸引力。該報還刊發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的文章指出,兩岸融合發展的主軸是“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目的是為兩岸和平統一建立堅實的精神和物質基礎。以福建為試點,具有非常重要的指標性意義。
網絡媒體“東森新聞云”詳細報道《意見》主要內容,并采訪學者指出,《意見》出臺表達善意,盡最大可能掃除兩岸融合障礙,讓臺胞來大陸先以福建為試點享受同等待遇,是希望通過融合方式促進兩岸關系繼續和平發展。
上周,“超思”進口蛋事件繼續發酵。就在外界質疑民進黨當局黑箱操作、官商勾結之際,又有臺媒爆料,農業事務主管部門指示臺農公司修改保質期,把原來的9月24日改成10月5日。
對此,臺中市政府要求農業部門提供巴西蛋的流向,但對方宣稱“不方便給”。臺中市長盧秀燕對民進黨當局如此保密提出疑義。臺中市議員林昊佑表示,臺灣過去是“蛋荒”,現在變成“蛋慌”,農業部門采購過程不清不楚,流向通路也不明不白,民眾吃個雞蛋都心慌慌。
YouTube頻道的最新網絡民調顯示,有高達96%的島內網民認為,農業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陳吉仲應該下臺。
臺灣《聯合報》發表社論指出,民進黨當局花5.7億元新臺幣補貼進口雞蛋,肥了像“超思”這樣的進口商,卻扼殺了島內蛋農的發展機會。
臺灣學者曾志超撰文質問,臺農業部門一再袒護“超思”,不惜作出許多荒唐的舉動。令人不禁懷疑,此舉是為了掩飾背后不能曝光的龐大利益。
責任編輯:莊婷婷
- 逾110家臺灣出版機構參展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2023-09-22
- 兩岸一家親 閩臺親上親2023-09-22
- 臺灣霧峰林家后裔來漳州薌城參訪交流2023-09-22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對話兩岸 光影流轉?——第三屆IM兩岸青年影2023-09-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