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中新網漳州2月15日電 一邊圍爐煮茶,一邊欣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鐵花”表演……14日晚,福建漳州市龍文區委臺港澳辦和龍文區臺聯在閩南水鄉舉辦“漳臺青年相約非遺”活動,兩岸青年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民俗文化。

    兩岸青年閩南水鄉共賞非遺“打鐵花”

    “漳臺青年 相約非遺”活動結束后,兩岸青年合影留念。龍文區臺聯供圖。

    現場人潮涌動,歡呼聲此起彼伏。高溫鐵水被匠人猛力擊打后飛向天空,形成鐵花雨,綻放火樹銀花。鐵水落在地面,又濺起遍地金花,流光溢彩的視覺盛宴讓兩岸青年嘆為觀止。

    兩岸青年閩南水鄉共賞非遺“打鐵花”

    兩岸青年共賞“打鐵花”非遺表演。龍文區臺聯供圖。

    在大陸完成研究生和博士階段學業的臺灣青年馬友友目前在閩南師范大學任教,當天晚上她帶著孩子“相約非遺”,感受中華傳統文化深厚內涵。馬友友認為,“打鐵花”技藝反映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和勤勞奮進精神。她表示此次兩岸青年相聚一堂,親眼所見,對非遺技藝感受更深刻,有利于增進了解和共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兩岸青年閩南水鄉共賞非遺“打鐵花”

    活動中,兩岸青年歡聚一堂,圍爐煮茶。龍文區臺聯供圖。

    據悉,打鐵花是流傳于豫晉地區的民間傳統煙火,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為中國古代匠師們在鑄造器皿過程中發現的一種民俗文化表演技藝,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來源:中新網 潘燕蘋)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五一”假期前兩日“小三通”發送旅客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池县| 石城县| 保亭| 辽宁省| 安图县| 蕉岭县| 凤山县| 司法| 济阳县| 德昌县| 碌曲县| 白河县| 苗栗县| 岚皋县| 康定县| 大渡口区| 宜君县| 巩义市| 德江县| 涿鹿县| 桃江县| 卓资县| 汝阳县| 息烽县| 县级市| 新和县| 林甸县| 河间市| 女性| 汽车| 宜良县| 鄂州市| 怀集县| 高阳县| 罗甸县| 平利县| 永修县| 乌鲁木齐市| 云和县| 南京市|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