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新華社廈門7月18日電(記者付敏)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唱”論壇18日在廈門舉行,兩岸音樂人共同“唱”憶青春、“唱”享未來。

    論壇分初見、交流、融合三個主題篇章。兩岸8位音樂人,從流行音樂角度回顧了兩岸交流的生動故事。

    臺灣第一代校園民歌代表人物楊祖珺說,1988年2月,在全國臺聯幫助下,她在大陸辦了個人演唱會,開啟了兩岸流行音樂文化交流。

    臺灣資深唱片企劃制作人黃浩然是著名詞作家莊奴之子,他在現場分享了父親創作《小城故事》的幕后故事。當年,應臺灣導演李行之邀,莊奴為電影歌曲作詞,看了腳本之后,聯想到小時候的成長環境老北京,就順利創作了這首歌。“其實,小城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家。”黃浩然說。

    上世紀90年代,兩岸音樂交流愈加頻繁。簽約大陸的臺灣歌手王少峰決定留在大陸發展。

    “大陸的市場真的很大,而且90年代初期大陸涌現出一批非常出色的音樂人、歌手。”王少峰說,如今原創歌者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等多個平臺把歌曲推廣出去,這對兩岸的音樂人來說是好消息。

    臺灣少數民族音樂人楊品驊認為,互聯網時代,兩岸音樂人的合作已經突破了時間、空間限制。“未來,希望兩岸歌手能夠把‘文化中國、中國文化’凸顯出來,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變成中國故事,傳遞到世界。”楊品驊說。

    論壇上,由全國臺聯攜手廈門廣播電視集團等共同打造的“未來音樂人·繁星計劃”同步啟動,旨在為臺灣青年音樂人來大陸發展提供優質的創作環境、豐富的平臺資源、專業的版權運營和精準的宣推渠道,建立兩岸音樂人和音樂作品落地轉化新機制。

    本次論壇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福建省臺灣同胞聯誼會、廈門市臺灣同胞聯誼會、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聯合主辦。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旬邑县| 仁布县| 增城市| 门头沟区| 杭锦旗| 丹东市| 且末县| 上杭县| 故城县| 德州市| 徐闻县| 多伦县| 岱山县| 三穗县| 越西县| 武隆县| 宜城市| 周口市| 宝山区| 逊克县| 弥渡县| 汝城县| 千阳县| 方城县| 泽库县| 新兴县| 余庆县| 敖汉旗| 平南县| 阳高县| 华安县| 怀宁县| 德化县| 临海市| 漯河市| 望江县| 新巴尔虎左旗| 黔东| 鱼台县| 介休市|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