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臺灣媒體報道,6月21日下午,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與長榮航空舉行罷工投票通過后的第一次勞資協商,會議進行65分鐘就破局,工會在會議休息時間突襲式在兩時宣布下午四時立即啟動罷工,并強調罷工沒有設定期限。

    勞資雙方分歧點之一在于,桃園職業工會要求長榮給付空服員的“日支生活費”參照華航,由每小時3美元調高至5美元,且要求長榮航空同意“禁搭便車”,即非工會的成員,不得適用調高后的待遇。但長榮資方認為,長榮給付日支費的時間比華航長(空服員報到起就開始給付日支費),所以整體日支費不比華航低。

    長榮空服員持續罷工,是對蔡英文當局自我期許的有力“打臉”與最大諷刺。2015年11月,蔡英文在競選時,高亢地說如果當選,她執政的當局一定會是“史上最會溝通的”。截止6月23日止,長榮空服員罷工已進入第4天,但蔡當局仿佛還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束手無策任其發展,反映蔡英文當局自詡“史上最會溝通”又被“跳票”,其誠信再次破產,它實際上不是“史上最會溝通的”,而是“史上最會自我打臉的”當局。

    長榮空服員持續罷工,與蔡英文以往長期鼓勵、煽動和支持員工罷工有直接關系。2016年初,華航空服員進行罷工,當時的臺灣當局不僅積極介入,并定調守護空服員權益。蔡英文刻意把問題指向馬英九當局,強調“若非忍無可忍,不會罷工”,“我不會讓你們孤單。”這無疑是對空服員罷工的鼓勵、煽動、支持行徑,激發了空服員采取罷工方式獲得自己想要權益的熱情,對這次長榮航空空服員的罷工起了煽風點火、推波助瀾的激勵作用,某種程度上講,這次長榮空服員罷工,蔡當局是脫不了干系的。

    長榮空服員持續罷工,正在給臺灣旅游業、長榮航空業乃至臺灣造成越來越大的損失。6月23日,長榮空服員罷工進入第四天,勞資雙方協商仍舊沒有實質進展。據臺灣聯合新聞23日報道,長榮航空4天來共取消315個航班、沖擊6.5萬人,24日開始只能維持四成左右的運能。長榮航空提供的數據顯示,7月前累計將取消875個航班,受沖擊者超過17萬人。與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3天取消122個航班,以及今年2月華航機師罷工7天取消214個航班、僅影響一成運能相比,“長榮空服員罷工已創下臺灣空運史上最大癱瘓紀錄。”這次長榮航空空服員持續罷工,正在不斷減少臺灣旅游業的生意、給相關旅客帶來不便與時間、精力、經濟損失,給長榮航空造成經濟和信譽上的損失,也重創臺灣航空業的信譽度。對此,島內綠媒都看不下云,以“民進黨執政航空3度罷工,長榮數萬旅客遭殃”為題報道,直指“這是民進黨2016年執政以來的第三度航空罷工,還有一次長榮空服員以天災假之名行罷工之實。”

    長榮航空空服員的持續罷工,已給臺灣相關業者和旅客造成巨大損失,還敗壞臺灣航空業的信譽,也重創臺灣在國際上的形象,顯示蔡當局自我吹噓的“史上最會溝通”是騙人的謊言,蔡當局以往鼓勵、煽動和支持航空空服員罷工是這次空服員罷工的一個誘因,必然加深廣大民眾對蔡當局說謊、無能、惹事、害臺的印象和怨氣。(中國臺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關鍵詞: 臺灣空服罷工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美食飄香背后的人才密碼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呼和浩特市| 博罗县| 绥棱县| 七台河市| 鹤壁市| 肇州县| 黑水县| 辽宁省| 平塘县| 木兰县| 龙门县| 含山县| 商水县| 云阳县| 洛宁县| 广灵县| 衡阳县| 陵川县| 息烽县| 和平区| 南昌县| 嘉峪关市| 淅川县| 维西| 宜兰市| 新余市| 海南省| 庆阳市| 金门县| 绥棱县| 台江县| 永宁县| 连云港市| 辉南县| 陆良县| 桂阳县| 尼勒克县| 仙居县| 乐清市|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