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教育頻道>教育資訊
    分享

    71、88、120、143、166、205……這一組穩(wěn)步上升的數(shù)據(jù)是寧德市民族中學近幾年高三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俗稱“本一線”)上線人數(shù),這喜人的成果背后是一群民族中學師生的努力付出,更得益于“山海協(xié)作”八年來的幫扶。

    2017年5月,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省教育廳、省民族宗教廳等部門共同召開寧德市民族中學建設發(fā)展座談會,提出了建立寧德市民族中學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三級共建機制,并于當年7月議定建立寧德市民族中學發(fā)展省市縣三級聯(lián)席會議機制。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門關心支持下,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將寧德市民族中學納入教科研指導體系,結成對口幫扶關系。

    濱海之城的教科院,閩東小城的民族中學,山海攜手,共譜新篇。八年來,廈門市教科院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精準幫扶,助力這所民族中學實現(xiàn)了辦學理念、師資隊伍、教學質量、管理水平和特色發(fā)展的歷史性跨越。

    精準“問診”

    為民中謀發(fā)展

    2017年,作為幫扶的成員,廈門市教科院高中生物教研員蔡敬輝、初中物理教研員陳宗榮及其同事首次來到寧德市民族中學。

    寧德市民族中學創(chuàng)辦于1958年,位于我國畬族人口最為聚居的福安市,是福建省第一所民族中學,也是我國畬族學生最多的一所民族中學。“這里的學校教育資源相比先進地區(qū)確實存在差距,青年教師在教學經驗上也有提升空間,課堂教學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希望我們的幫扶能確實促進民族中學全面提升教育質量。”陳宗榮表示,在全面調研學校各方面情況后,團隊為寧德民族中學量身定制了幫扶方案,將全方位分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和先進教學經驗,從不同維度助力學校發(fā)展。

    此后,蔡敬輝、陳宗榮與其他教研員深度參與學校各個年級的教學教研,著重在指導方式上突破,主攻教學薄弱環(huán)節(jié),推動幫扶合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當時,團隊一致認為找到幫扶的關鍵切入點,方能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廈門市教科院原院長莊小榮表示,隨后教研員團隊深入學校“把脈問診”,幫助該校高水平落實新課標、新課程,助力提高教師隊伍水平,建立了“領導互訪、部門對接、專家駐點、項目推進”等長效運行機制。

    寧德市民族中學副校長丁一介紹,自2017年起,教科院每年組織至少2次領導專家團隊赴校調研。“通過廈門名校校長、教育專家?guī)淼南盗兄v座、辦學思想研討,我校管理團隊和教師深刻了解了前沿教育理念、新課改精髓及現(xiàn)代學校治理模式,辦學視野和格局得到極大拓展。廈門幫扶團隊也深度參與我校教研活動,在教材解讀、教學設計、課堂觀察等方面提供精準指導,極大激活了教研活力,提升了教研實效。”

    近幾年,該校中高考成績連年穩(wěn)步提升,2025年中考平均分較2017年提升38分,近三年更是在寧德市公立校中名列前茅;2025年高考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上線人數(shù)較2017年增加132人,本科上線人數(shù)創(chuàng)歷史新高,其中,高三學生吳昊被北京大學錄取,社會認可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

    助力“造血”

    留下帶不走的師資

    蔡瑩是民族中學高中英語教師,2018年9月,她有幸被選中成為第一批赴廈門一中跟崗學習的教師之一。

    “在一年的時間里,不僅有教學理論上的習得,還有教學技能上的收獲。”蔡瑩說,懂得如何雕琢細節(jié),在課堂中去調動學生注意力;知曉了如何通過追問的方式,引發(fā)學生更深入思考。

    跟崗一年回到民族中學的課堂,蔡瑩表示自己不再滿足于知識點的講授,而是更加關注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探究的過程。

    她回憶起講授Anne’s Best Friend這篇課文:“在廈門一中指導老師的建議下,我嘗試通過建立時間軸的方式,讓學生尋找每個時間點主人公的行為,分析其情感變化。”蔡瑩坦言,不同于以往純講授的教學方式,通過利用更為直觀的圖表,讓學生跟著“時間線”去讀故事,把課堂“還給”學生,調動了學生上課積極性。

    多年來,蔡瑩都在積極琢磨和探索課堂教學,例如,如何設計更具思辨性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更多給予學生思考和表達的機會等。

    “還要特別感謝廈門教科院一直以來的幫扶,他們一次次的下校指導給我們帶來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分享了許多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讓山城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優(yōu)質教育。”蔡瑩說道。

    和蔡瑩一樣受益于“山海協(xié)作”的教師在民族中學還有很多,該校多批教師赴廈門優(yōu)質中小學及教科院進行跟崗學習、掛職鍛煉,累計組織5批次68人次骨干教師赴廈門一中、廈門六中等校跟崗學習。

    除了“走出去”跟崗,廈門市教科院教研員每次跨越400多公里,年均組織20人次以上的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送教上門。

    “他們的示范課、同課異構、專題講座、精準教學診斷,覆蓋我校所有主要學科,讓老師們足不出校就能領略名師風采,掌握先進教學方法,課堂教學能力實現(xiàn)質的飛躍。”寧德市民族中學校長陳錦華介紹道,學校教師通過積極參加廈門市教科院安排的各類培訓,開展崗位練兵、科研帶動、課堂實踐等,完成學校教師崗位提升培訓,逐步形成跨區(qū)教科研工作點面結合新機制,推動教科研水平的整體提升。

    “全力為幫扶學校教師發(fā)展搭建起堅實的階梯,積極‘造血’,無論是師資培訓,還是教學方式的變革,又或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教學評價的牽引……讓教師的成長為學校提供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廈門市教科院主持工作副院長謝志芳說,“我們不僅要送課,更要留下帶不走的教研能力,讓優(yōu)質教育資源真正流動起來。”

    八年來,民族中學新增市級以上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33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梯隊初步形成。學校現(xiàn)有正高級教師3名;省學科帶頭人8名;省級骨干校長、教師3名;寧德市名師、名校長、學科帶頭人29名;寧德市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及成員10名;寧德市骨干教師24名;福安市級學科帶頭人19名、骨干教師22名(均含培養(yǎng)對象)。

    山與海的交響,是兩地教育同仁心手相連、共筑教育夢的見證。“廈門市教科院對我校的傾力幫扶,是促進教育公平、支持民族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的生動典范。”陳錦華表示,站在新的發(fā)展起點,民族中學師生將心懷感恩,砥礪前行,在廈門市教科院的持續(xù)關心與支持下,奮力譜寫民族中學高質量發(fā)展嶄新篇章。

    責任編輯:莊婷婷

    相關閱讀
    關鍵詞: 寧德市民族中學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vivo X300真機感受下!X系列顏值最驚艷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青区| 钟祥市| 荥经县| 太仆寺旗| 惠来县| 阿巴嘎旗| 呼玛县| 阿坝县| 皮山县| 广平县| 龙海市| 绍兴市| 永兴县| 连江县| 新丰县| 多伦县| 榆树市| 日喀则市| 钦州市| 夹江县| 漳州市| 安福县| 宜城市| 周口市| 凤庆县| 安国市| 临猗县| 武川县| 阿克苏市| 桐城市| 庆安县| 西林县| 宝清县| 达拉特旗| 山阴县| 五莲县| 庄浪县| 克山县| 常州市| 连山| 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