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前沿
    分享

    北京2022冬奧會正在如火如荼舉行。

    2月12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中國代表團旗手高亭宇斬獲北京冬奧會男子速度滑冰500米金牌,并打破奧運會紀錄。

    此前,被網友昵稱為“小栓子”的中國選手蘇翊鳴獲得單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銀牌。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這些獎牌背后,都有著中國科技團隊為參加冬奧會冰雪項目的運動員量身打造的訓練黑科技的強大助力。

    揭秘!硬科技助力中國冰雪項目奪牌

    高亭宇12日奪冠讓國人振奮不已,他在比賽中的彎道技術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國家速度滑冰隊為了錘煉彎道技術使用了一種名叫“人體高速彈射裝置”的設備。該裝置可輔助速度滑冰運動員的彎道技術訓練,實現加速過程的精準控制,填補了該領域的國內空白。

    在速度滑冰運動中,出色的彎道滑行技術是制勝的關鍵,但卻是訓練中的難點。與短道速滑不同,速度滑冰的冰道周長達400米,運動員入彎速度最高可達時速幾十公里,僅靠運動員自身加速并過彎會非常消耗體力。為節省運動員體力、提升訓練效率,借助外力幫助運動員加速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優先方案。據了解,2018年,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副教授郝繼光帶領團隊接下這一為速度滑冰運動員研制“冰上人體加速器”的任務,制造出“人體高速彈射裝置”。

    拉住牽引繩、彈射加速、松開繩子、調整姿態入彎——這是包括高亭宇在內的國家速度滑冰隊隊員使用“人體高速彈射裝置”進行日常訓練的一幕。

    郝繼光向《環球時報》記者提供的視頻顯示,“人體高速彈射裝置”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配有屏幕的控制臺,另一部分則是由電機驅動的彈射裝置,上面連接著牽引繩與握柄。運動員在使用時拉住握柄,在短短幾秒鐘內就可以從靜止狀態達到指定速度,然后調節姿態、入彎一氣呵成。

    “雖然這一課題的原理并不復雜,但對我們而言有些‘跨界’,因為我們都不了解該怎么‘幫助’運動員加速”,郝繼光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開始的設計方案參考了航天器發射,是在后方給予運動員推力,但這樣的加速方式對運動員存在風險。經過反復研究,“人體高速彈射裝置”改為牽引式,讓主動權把握在運動員手里,有任何問題放開握柄就可以了。

    “人體高速彈射裝置”的首臺設備于2019年4月研制成功,并于2020年初投入國家隊訓練。據郝繼光介紹,這一裝置的難點在于實現對整個加速過程的完全控制,需要對彈射彈道進行仔細設計和反復檢驗,例如如何設定參數能夠讓運動員既可以完成加速,又能留出足夠的時間調整姿態。

    目前,利用“人體高速彈射裝置”的彎道訓練已成為速度滑冰國家隊日常訓練項目之一。郝繼光透露,除速度滑冰外,針對跳臺滑雪的人體彈射裝置目前也已經研制成功,未來將在訓練基地安裝應用。

    作為一名航天科研人員,這樣一次“跨界”助力國家冬季運動項目讓郝繼光和團隊感到高興和自豪。“航天是國家的重大需求,冬奧也是國家的重大需求,將航天領域的經驗和技術應用到速度滑冰訓練中,這讓我們的工作獲得不同的意義。”郝繼光說。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五一”福建游,臺味火出圈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黑水县| 温州市| 新绛县| 陵川县| 临沂市| 通州区| 迁西县| 罗甸县| 镇平县| 和平区| 信宜市| 陈巴尔虎旗| 尼勒克县| 灵山县| 江口县| 吴旗县| 河曲县| 红桥区| 侯马市| 盈江县| 资溪县| 磐石市| 海晏县| 灵山县| 晋州市| 修武县| 安达市| 长泰县| 健康| 珲春市| 岳池县| 隆德县| 建昌县| 科技| 张掖市| 华亭县| 象山县| 安康市| 苍南县|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