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見聞>見多識廣
    分享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 7月16日進入“三伏”中的“頭伏”,全國多地即將開啟“蒸烤”模式。今年的三伏長達40天,人們更易遭遇“苦夏”的折磨,怎么吃才健康?中醫專家認為,三伏天氣候炎熱,飲食應以“消暑去火”為原則。

    “夏令三伏,陽氣旺盛。”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科普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溫長路說,中醫養生講究“冬養三九,夏養三伏”,夏季尤其是三伏天容易耗氣傷津,食欲不振,因此,要在防暑降溫的同時注重養生保健,尤其要注意合理飲食。

    他說,薏米赤小豆粥、綠豆百合粥、荷葉綠豆粥、冬瓜蓮子粥、冬瓜芡實湯等都是補氣清暑、調理脾胃的不錯選擇。而粥中加入山藥、茯苓、淡竹葉等藥材,祛濕效果更好,此類藥粥對老人、兒童以及脾胃功能虛弱者最為適宜。

    同時,三伏天里可多吃苦瓜、西紅柿等具有去火作用的新鮮蔬菜,適量食用水果,慎食辛辣刺激和油膩食物。飲品可選擇能夠消暑的綠豆湯、利于清熱的金銀花茶等。少食冷飲莫貪涼,因為寒涼的食物容易損傷脾胃,貪涼飲冷也會影響胃口。

    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僅傷心氣,還會導致心陰虛,使人體更容易受到暑熱邪氣的侵犯。因此,溫長路提醒,三伏天里人們要注重護心養心,尤其是本身患有心臟病的患者。太子參、麥門冬、紅棗、紅豆、鮮桃等食物有養心氣、助心陽、滋心陰、助睡眠的功效,可適當食用。(記者田曉航)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見多識廣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vivo專家王瑞鑫博士榮獲3GPP卓越獎以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贵港市| 休宁县| 嘉定区| 玉环县| 昂仁县| 建湖县| 仙居县| 民和| 陈巴尔虎旗| 六枝特区| 永宁县| 互助| 甘谷县| 金寨县| 大新县| 岳普湖县| 冷水江市| 玛沁县| 天台县| 荔波县| 美姑县| 鄂伦春自治旗| 香河县| 衡水市| 桃源县| 饶平县| 忻城县| 大邑县| 东阿县| 历史| 隆回县| 秦安县| 寻甸| 绥化市| 惠水县| 万宁市| 年辖:市辖区| 南平市| 沅江市| 沾化县|